【全球】美國持續更新各國關稅稅率,談判截止日延後至 8/1
重點整理
川普截至 7/23 已公佈了 25 個貿易夥伴的進口關稅稅率,重點貿易夥伴中,日本調降至 15% 為目前最低稅率,菲律賓和印尼調降至 19% 關稅,巴西為最高的 50%,韓國、馬來西亞 25% 關稅,歐盟和墨西哥 30% 的關稅,印尼為 19% 、孟加拉為 35% 、加拿大為 36% 、泰國為 36%,台灣仍舊尚未公佈。
產業關稅方面,7/10 川普額外公佈對「進口銅」的 50% 關稅,將在 8/1 開始課徵。
川普於 7/8 已簽署行政命令,將上述對等關稅生效日和談判截止日期從 7/9 延後至 8/1。
MM 研究員
川普持續更新對各國的關稅稅率,最新在 7/23 宣布對與印尼、菲律賓、日本達成貿易協議,並將對等關稅分別降至 19%(前 32%)、 19%(前 20%)和 15%(前 25%),印尼將對美國全面開放市場並取消 99% 的關稅壁壘、供應關鍵礦產並購買波音飛機、美國農產品和能源;菲律賓將對美國開放市場並實施零關稅,以及軍事合作;日本將對美投資 5500 億美元並開放汽車 / 卡車、稻米及其他特定農產品(沒有提到全面對美開放市場)。
日本的 15% 對等關稅為 7 月以來公佈稅率中的新低,最主要是之前我們認為最難談的「汽車產業」在日本方面有所讓步,這或許會對同樣以汽車出口為重的歐洲和南韓形成一定的競爭壓力,印尼和菲律賓的稅率基本仍對標 4/2 越南的 20% 關稅,我們認為目的如同對越南課徵的 40% 轉運關稅相似,是為了封鎖中國透過轉口貿易將低價產品出口至美國,例如汽車、消費性電子、電子零組件等。
整體來說,目前關稅戰仍持續朝我們近期快報和 7 月月報中提到的「放軟」趨勢邁進,持續調整關稅強度並延長談判時程,例如 7/22 貝森特再提到有可能延後對中國的 8/12 關稅期限,整體關稅影響正在逐漸遞減,有效稅率最終預計落於增加 10 ~ 15%,而產業關稅(包括半導體及消費性電子關稅)最終預計會走向類似 USMCA 的模式,加徵同時仍會給予一定的免稅通道。
上述內容更新至 7/23,我們將持續更新後續美國公佈的關稅,重點關注對台灣、歐洲、中國等重要貿易夥伴的關稅水準,我們也已發佈了 快報 解析關稅影響。
備註:川普領先於 7/2(三)宣佈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對越南商品徵收的關稅將從 4 月宣佈的 46% 降至 20%,但其他地區經越南轉運的商品則要徵收 40% 關稅,而美國商品可以免稅進入越南,首次獲得百分之百市場準入。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