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聰明主管都知道的領導矩陣:這樣分配工作,部屬能做得快又好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07月22日05:12 • 發布於 07月22日01:00 • 陳清稱

「這件事交給部屬會不會搞砸?」「報到不滿3個月的新人,恐怕無法負責大型專案。」「這個專案太重要了,我必須自己動手。」行銷部門主管暗自盤算該如何交辦滿手的工作,遲遲無法下決定。

《交辦的技術》作者小倉廣強調,把工作交辦出去,是做為主管第一件要學的事。

許多主管在交辦工作時感到遲疑,正是因為缺乏具體方法與練習機會。《經理人》推出的「成為傑出主管的第一課」線上課及《新手主管實戰練習範本》模板,特別針對新手主管設計,協助你釐清如何交辦與授權、如何培養部屬潛力,不再只靠直覺摸索,而是循序建立一套有系統的帶人關鍵技能。

如果主管無法順利交辦工作,會帶來雙重弊端:主管自己忙得團團轉,卻無暇規畫未來,造成工作效率低落。更糟的是,主管剝奪原本屬於部屬的工作,以致部屬成長空間受限,影響組織未來發展。

放手前權衡部屬能力,化解無法出手的障礙

《成功者的作法跟你不一樣》作者橫田尚哉接受《THE 21》採訪時指出,面對資深與新進部屬,主管交辦工作的方法必須跟著調整。

橫田舉例,如果交辦對象是新人或第一次做這件事的部屬,主管要用「明示」的方式詳細解說,例如,將部門會議紀錄中具體的處理細節告知部屬,如第一項要用什麼資料寫出重點;第二項……,以此類推,並確認部屬充分理解。

若是資深部屬,則可採用「暗示」方式,告知要達成的目的即可,達成方法則由部屬決定。例如,部門會議要達成某項結論,請製作出必要的資料,至於要用哪些資料、如何取得,就由部屬自己決定。

交辦前,主管若能事先權衡部屬能力成熟度與工作複雜性,再據此調整交辦工作時的溝通方式,將有助於化解交辦的障礙。主管可以秉持以下原則,藉交辦工作來發掘部屬未知的潛能。

交辦重點不只是工作,更在於責任

比方說,一位業務部經理發現,部屬交上來的提案計畫錯誤連篇,焦急地想:「等部屬改好不知要等到何時,還不如自己動手修改比較快。」

《交辦的技術》作者小倉廣指出,主管絕對不能貪圖一時方便就自行修正部屬犯的錯。

相反地,部屬出錯時必須由部屬自己修正,就算明知部屬不可能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主管也不能因為看不下去,就出手幫忙。因為只有讓部屬負責、盡責,才會進步,主管交辦的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份責任。

然而,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適合交辦,小倉指出, 陌生的工作、非緊急但重要事項和指派人力的工作,絕對不可以硬塞給部屬處理。

主管若是要交辦部屬陌生的工作,應該採取漸進方式,由主管先做給部屬看,再由部屬接手、主管從旁協助,最後才放手讓部屬獨立完成。

例如開發新業務、改善工作流程等,這些都是身為主管必須親自處理的工作,可以讓部屬以支援方式參與其中,並重複這樣的過程,讓部屬有機會逐步挑戰更重要的工作,而非突然將一切交給部屬。

「主管每次只教3件事,不必做的事情,也要確實告知。」《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做到死!》作者石田淳提醒,抱怨部屬工作不如預期的主管,都是因為自己要求太多。

石田強調,由於人無法一次記住太多事,因此主管指示部屬時絕不能貪心,最多只能一次提出3項具體要求。而在傳遞訊息給部屬時,主管如果能夠製作與必做清單相反的「不必做」清單,確認部屬沒有做不必要的工作,可更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

延伸閱讀

部屬做不來,不一定是缺乏能力!交辦任務時,主管要注意的事
明明把工作交給部屬,最後還是自己拿來做?指派任務時,千萬別犯這兩個錯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人際相關文章

01

2025最新特休規定!勞基法特休天數計算及換錢全攻略

Cheers 快樂工作人
02

29道必考經典面試問題!離職原因、個人經歷完美應答3技巧

Cheers 快樂工作人
03

小心情緒勒索出沒職場!10大跡象辨識是否被情緒勒索

Cheers 快樂工作人
04

身為主管,你有誠實考核過自己嗎?高績效領導者都有做 3 件事

經理人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