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普丁阿拉斯加會晤在即 外界憂雅爾達密約再現 烏克蘭恐遭犧牲
美國與俄羅斯領導人將於15日在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舉行備受矚目的峰會。美國總統川普13日表示,若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在會談中不同意終結俄烏戰爭,俄國將面臨「非常嚴重的後果」,但他並未具體說明後果的內容。
川普警告俄若不結束戰爭將面臨「嚴重後果」
在甘迺迪中心(Kennedy Center)活動受訪時,川普被問及是否意味新一輪制裁或關稅時,並未正面回應。不過,他先前已揚言對購買俄羅斯能源的國家實施次級制裁,並已對印度加徵關稅,甚至暗示可能對中國採取同樣措施。
川普透露,阿拉斯加峰會之後,他計畫迅速安排與普丁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三方會談。然而,由於澤倫斯基未獲邀參與本次美俄峰會,加上俄軍近期加強攻勢,引發外界憂心烏克蘭可能在會談中被迫接受不利條件。
「土地交換」構想引發爭議
川普稍早曾表示,基輔與莫斯科都必須割讓部分土地,才能終結戰爭,並稱本週與普丁的會談將直接檢驗俄方是否願意接受此方案。澤倫斯基則堅定表態,不會割讓被強占領土。
俄烏戰爭已持續近三年半。川普重返白宮後,一直試圖推動永久停火,但迄今未從俄方取得重大讓步。而在峰會前夕,普丁也陸續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北韓領袖金正恩通話,似乎在為俄中以及俄朝關係做某種程度的保證。
歷史陰影:雅爾達密約再現?
這場峰會讓人聯想到二戰末期的「雅爾達會議」。1945年,美、英、蘇三大強權在克里米亞雅爾達重新劃分歐洲版圖,將東歐拱手讓給蘇聯,並拆散波蘭。受影響國家未獲與會資格,形成「雅爾達密約」的歷史爭議。
《紐約時報》引述德國作家薛奈德(Peter Schneider)指出,雅爾達是歐洲對「被出賣」的恐懼象徵。他警告,普丁正企圖重塑類似雅爾達時期的世界秩序,而烏克蘭只是起點。
哈佛大學烏克蘭史教授普洛希(Serhii Plokhii)則提到,雅爾達會議未邀請法國總統戴高樂參加,如今阿拉斯加峰會同樣缺少歐洲主要強權領袖,只安排在13日與川普、副總統范斯進行視訊會談。
學者:阿拉斯加會議道德正當性更低
多倫多大學蒙克全球事務學院的史奈德(Timothy D. Snyder)指出,從道德角度來看,阿拉斯加峰會比雅爾達更難辯護,因為普丁並非盟友,而是侵略方。他強調,如今的俄羅斯發動戰爭與暴行,與當年協助擊敗納粹的史達林不可同日而語。
反對者認為,烏克蘭作為交戰當事國,澤倫斯基應獲邀出席談判,否則將陷入「被決定命運」的局面。
峰會前俄軍加快推進
美國「戰爭研究所」(ISW)數據顯示,就在峰會前夕,俄軍於12日達成一年多來24小時內的最大進展,在烏東奪下110平方公里領土。這一規模的擴張通常需五至六天,顯示俄方正趕在會談前擴大戰果。
俄羅斯國防部13日宣布,占領頓內茨克地區多布羅皮利亞(Dobropillia)附近的蘇沃洛沃與尼卡諾里夫卡兩個村莊。雖然該鎮仍由烏軍控制,但俄軍已突破部分防禦工事。烏軍承認防線遭滲透,但強調僅是少量部隊進入,並未喪失整片區域。
多布羅皮利亞局勢緊張
多布羅皮利亞戰前人口約2.8萬,上月烏克蘭政府已下令所有有孩家庭撤離。該鎮近來不斷遭受俄羅斯無人機與炮火攻擊,局勢危急。烏軍警告,其他地區將與優勢敵軍展開激烈防禦戰。
分析人士認為,俄軍加快推進是為在談判桌上取得籌碼,讓普丁在阿拉斯加峰會上擁有更大談判優勢。而川普是否會在未有烏方參與的情況下與俄方達成協議,將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