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夜夜輾轉難眠?中醫6大原因+穴位秘訣助你重拾睡眠、一覺到天亮

信傳媒

更新於 17小時前 • 發布於 3小時前 • 陳稚華
中醫透過針灸、穴位按摩與生活調理,幫助失眠患者找回安穩好眠。(圖片來源/freepik)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工作壓力、家庭責任與社交需求往往讓人疲憊不堪。許多人雖然累得要命,卻仍然「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以致白天精神不濟、注意力下降,甚至情緒低落。

根據研究,有超過2/3的失眠患者,其睡眠困擾長達2年以上,顯示失眠已成為一種慢性健康問題,而非單純的暫時性困擾。

長期失眠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帶來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下降、情緒障礙等風險。因此,及早重視並積極改善睡眠,是維護身心健康的重要課題。在這方面,中醫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思路,從個人體質、生活作息到穴位調理,都能幫助民眾逐步找回安穩的睡眠。

失眠不是偶發!中醫教你找出6大原因,針灸助你重回好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任葉家豪指出,在中醫理論中,失眠又稱為「不寐」、「不得眠」、「目不瞑」等。中醫將失眠的成因大致分為外感與內傷2大類:

●外感因素:例如感冒、熱病等急性疾病過程中引發的失眠,通常屬於實證, 病因明確、病程較短。

●內傷因素:則與情緒、體質、作息、飲食等有關,常見於長期失眠患者,多屬於虛證,病程緩慢且反覆。

葉家豪表示,從臨床經驗來看,大多數慢性失眠患者是由內傷所引起,需從個人體質與生活型態著手調理。

中醫強調「心神安則寐」,也就是說,只要心神安寧,自然能安睡。以下是常見 的中醫失眠病因:

1. 情緒失調:喜、怒、思、悲等情緒過度波動,會耗損五臟精氣,導致臟腑功 能失調、心神不寧而失眠。

2. 思慮過度、用腦過多:會損傷心脾,使氣血不足,無法養心神,導致「心脾兩虛」型失眠。

3. 腎陰虧損、心腎不交:如先天體質虛弱、過度勞累或房事頻繁,會導致腎水不足,無法滋養心神。

4. 肝火上擾、血虛肝旺:長期壓抑情緒或暴怒傷肝,使魂不守舍,也會造成夜難成眠。

5. 痰熱內擾:飲食失調、過食肥甘,造成痰濕積聚,化熱擾心,導致心神不寧。

6. 胃氣不和:「胃不和則臥不安」也是常見原因之一,暴飲暴食或晚餐太晚,皆可能影響睡眠品質。

葉家豪表示,對於長期服用安眠藥但效果有限的患者,中醫提供了另一條治療思路─針灸。 他指出,常用的安神助眠穴位包括:

1. 耳神門

2. 攢竹

3. 三陰交

4. 百會

5. 四神聰

6. 內關

「針灸可幫助舒緩壓力、調和氣血、穩定心神,對短期改善睡眠品質有明顯成效。但也需留意,針灸不像藥物那樣能持續作用,建議配合睡眠衛教與生活調整,效果更佳,也有機會逐步減少藥物依賴。」

中醫教你簡單穴位與生活習慣,輕鬆入眠

不過葉家豪提到,若不想依賴藥物,也對針灸感到畏懼,不妨從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開始做起。 並可嘗試以下穴位指壓方法,簡單又實用:

1. 湧泉穴(腳底):特別適合冬天腳冷難眠者,按摩5-10分鐘可促進末梢循環。

2. 耳神門、內關、攢竹:每日按壓5-10分鐘,有助於穩定情緒、放鬆身心。

此外,葉家豪也建議:

1. 每天固定時間上床與起床

2. 睡前避免使用 3C 產品

3. 減少咖啡因與重口味食物攝取

4. 保持臥室安靜、舒適與昏暗

失眠並非現代人的宿命,也不是單靠藥物就能徹底解決的問題。中醫強調辨證施治、調整生活方式與養護心神,讓睡眠回歸自然節律。葉家豪表示,透過中醫針灸、穴位按壓、作息調整及飲食管理,不僅可以改善入睡困難、淺眠或易醒的情況,更能從根本提升身心健康。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醫起看/13歲少女腳痛竟是罹癌!醫示警4症狀快就醫

EBC 東森新聞
02

李遠哲夫人胰臟癌逝 癌王女病患倍數增加!這群人吃「這菜」可降6成風險

健康2.0
03

醫起看/以為在喝熱水!醫示警「這種水」會心梗、不孕

EBC 東森新聞
04

OL罹子宮內膜癌絕望!改變「3習慣」奇蹟逆轉 癌細胞全消失

TVBS
05

影帝妻大腸癌第3期 割10幾顆淋巴結!生病都拖延就醫,年初肺炎險死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降雨毒菇狂長! 醫示警:辨識App不保險、烹煮也除不掉毒素

健康醫療網

歌神陳奕迅勇敢告白焦慮症 首度公開與焦慮症共處歷程

NOW健康

更年期腰痠背痛怎麼辦?45歲後熟齡養生秘訣:從「紓壓」開始做起

優活健康網

感覺天旋地轉、頭悶悶脹脹?神經科醫師解析5種頭暈型態,找到病因才能有效治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皮蛇別輕忽!「1族群」風險超高 醫示警:1年內中風機率急升131%

三立新聞網

飯後30分鐘運動最有效!專家:深蹲、散步助燃脂

中天電視台

北榮桃園分院打造預立醫療決定指引手冊 榮獲安寧護理創新活動學術基石獎

桃園電子報

別再害怕「蘿蔔腿」!醫曝:代表免疫力好、術後恢復快

CTWANT

秦楊右眼突然失明!醫急喊:眼中風後心梗、中風接著來

三立新聞網

每日待辦清單如何規劃?行為專家教你「最強計畫法」3招告別拖延症

優活健康網

「AI精神病」是真的?長時間互動聊天恐深陷妄想 精神醫:警惕AI過度諂媚

健康醫療網

失眠翻來覆去怎麼辦?中醫授秘訣:睡前按「3個助眠穴」一夜好眠

優活健康網

丟掉不如一開始就買對!過來人揭購物原則:試著購買「一樣的商品」

優活健康網

10/4講座》高血壓不只是數字! 多重併發風險一次管理

NOW健康

不用醬油也好吃!營養師授「低溫煨魚」撇步 鮮嫩護心又助消化

TVBS

高齡求子逆轉時光賽跑!婦產科醫師建議調整補助制度,助女性累積胚胎提升成功率

常春月刊

豆漿好處不只增肌減脂!營養師揭:每天1杯豆漿,竟藏3大驚人優勢

華人健康網

餐飲店老闆常應酬瘦不了 參加減重班改變飲食輕盈了

台灣好新聞

高血壓導管治療成治療選項之一!醫:探討與心血管風險及醫療成本的關聯

健康醫療網

無症狀順便檢查!28歲男驚罹大腸癌 醫籲「有3症狀」快就診

TVBS

蘿蔔腿才健康!醫急喊:「1類人」容易生病還慘失能

三立新聞網

蛀牙率逼近9成!牙痛拖不得 醫揭不同階段治療與預防方法

常春月刊

白內障「熟了」再手術?醫揭白內障手術新趨勢!教你搞懂健保給付與自費人工水晶體的差異

良醫健康網

白內障治療不斷演進!飛秒雷射輔助 避免術後角膜水腫

NOW健康

突如其來的頭痛,比慢性更危險!想預防,神經內科醫師推薦給「長青族」3種護腦運動

良醫健康網

不是每個長輩都適合自宅養老!子女該評估5大重要指標,並非住機構就是不孝

良醫健康網

發燒、頭暈、全身無力⋯不一定是感冒!醫揭「血癌初期症狀」小心別誤認

優活健康網

運動後吃錯恐白忙!3大飲食原則助你燃脂不打折

常春月刊

台大兒醫「1檢查區」拆除挪給成人用!網氣炸:不是兒童醫院嗎

TVBS

無任何症狀!28歲男檢查確診大腸癌 醫:別因「覺得還年輕」錯過治療

CTWANT

沒有症狀!28歲男一查就是大腸癌 醫喊:快做1事防悲劇

三立新聞網

28歲男檢查確診大腸癌沉默了 醫師: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

鏡週刊

醫美會推銷嗎?守葳診所盧建勳醫師解析:專業醫師會讓你花對地方

姊妹淘

08月15日 成功並非偶然

Heho健康

男性保健參考!營養師解析「南瓜籽」4大營養亮點

潮健康

你會不會失智「看眼睛」就知道?研究驚人發現:12年前就發出警訊

健康2.0

影帝妻大腸癌第3期 割10幾顆淋巴結!生病都拖延就醫,年初肺炎險死

健康2.0

吃5天垃圾食物就改變大腦 醫:快樂感下降、自制力變差

壹蘋新聞網
影音

腦神經痛速緩解!2穴位+1茶飲助修復 2招改善步態不穩

健康2.0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