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稀土供應》中國向緬甸反叛軍施壓後 重心逐漸移至北方產區
稀土是目前科技產業的必要元素, 中國的稀土出口產量佔全球70%,稀土不僅是中國的談判籌碼,在經貿秩序趨向競爭關係下,中國試圖透過控制稀土供應,提高在國際關係中的競爭力,並獲得更大的掌控權。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中國為擴大稀土供應,正向緬甸叛軍施壓。據一位關係密切的人士透露,北京已向克欽獨立軍(KIA)發出最後通牒,稱除非其同意停火,否則中國將停止購買稀土。這已經不是北京第一次對KIA提出威脅。
克欽獨立軍奪取多個稀土產區,並對中國交易施加限制
緬甸是全球稀土最大儲量國,在稀土供應市場上排名第三,僅次於美國與中國,面對大量的稀土需求,緬甸提供稀土資源,將稀土運往中國,中國則提供提煉稀土的加工技術,兩國長久以來從這種關係中獲益。
根據緬甸稀土研究所ISP-Myanmar 的資料,在軍政府掌權前的4年間(2017-2021),緬甸對中國稀土出口總額為 6.65 億美元 , 軍方掌權後的2021到2024年出口額不減反增漲了五倍多,達到約 36 億美元。
然而從 2023 年 10 月開始,情況發生變化,反抗軍的攻擊擴大到全國地區,克欽獨立軍從緬甸軍政府手中奪取多個稀土產區,導致對中稀土出口暫時停止。再度恢復出口後,克欽獨立軍對出口交易實施了多項條件,包含價格。儘管上個月中國已介入施壓,克欽獨立軍對軍政府的攻擊並未減緩。
中國稀土採購多元化,不再局限於克欽邦
中國與緬甸的稀土交易正在變動,由於從克欽邦獲得穩定的稀土供應變得困難,北京開始將重心北移,與中國接壤的另一個稀土產區「撣邦」( Shan)接觸,並支持佤邦聯合軍(UWSA),以加速礦場的開發。對此,佤邦聯合軍表示與中國關係良好,稀土礦場在中國的支持下快速開發。
而今年 5 月,國際河流組織透過衛星影像證實撣邦境內至少有 20 個採礦點。
打破壟斷,美國為中緬稀土貿易帶來不確定性
除了面臨克欽獨立軍的阻礙外,面對中國稀土供應的壟斷,美國也將成為中國稀土採購的新挑戰,上個月《路透社》報導稱,美國政府已經聽取了關於「如何將緬甸豐富的稀土礦供應從戰略競爭對手中國手中轉移出去」的提案,但由於地緣政治障礙,目前尚未做出任何決定。而緬甸軍政府對此態度積極,隨者貿易的穩定性與不確定的增加,中國要透過控制稀土作為外交談判的手段的難度也隨之提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