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李在明訪美之前先會石破茂 首爾、東京互動熱 出乎各界預料
在南韓外長7月底訪日後,總統李在明辦公室8月13日宣布,總統將於8月23日至24日訪問日本,將與首相石破茂舉行日韓領袖高峰會。由此可見,李在明就任總統僅2個多月,就出乎意料對日採取和解立場,令國內外決策官員和分析師感到意外。
據《日經亞洲》報導,7月下旬,首爾的一連串外交動作清晰表明這位自由派領袖的政策轉變,但是先前他以對鄰國日本採取強硬立場,聞名國際。
上任僅一周的南韓外長趙顯訪問日本
7月29日,上任僅一周的南韓外長趙顯訪問日本,與日本外相岩屋毅舉行會談。趙顯強調日韓持續對話的重要性,並重申南韓未來致力建立雙邊關係的承諾。
同一天,即將卸任和即將上任的日本自衛隊參謀長與南韓最高軍事將領進行通話,這象徵兩國軍事交流對話正在加深。
據悉,李在明也向日本首相石破茂致函,感謝石破茂出席6月19日南韓駐東京大使館為紀念兩國邦交正常化60周年,所舉辦的招待會。
這一連串舉動表明,首爾方面對於經營日韓關係日漸積極,並加強策略互動的重要性。
趙顯這次出訪日本的時機敏感,進一步凸顯首爾外交重點的演變。在與岩屋毅會談後,趙顯會見首相石破茂,隨後飛往美國,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討論美日韓三邊合作的重要性。
南韓媒體指出:「對於南韓新任外交部長來說,第一個出訪國家為日本,這很不尋常。」這一舉動與李在明先前的舉動相呼應。6月,李在明在與美國總統川普首次會晤之前,曾在加拿大與石破茂舉行會談,甚至考慮過6月晚些時候訪問日本。
李在明外交政策的核心主題明確
日本7月參議院選舉,李在明的6月訪問計畫未能實現,但他目前計劃於8月23日至24日訪問日本,而後8月25日前往華盛頓,與川普舉行峰會,這明顯違背南韓長期以來的外交傳統。
李在明外交政策的核心主題非常明確:優先考慮日本,而非美國。會有這個選擇,不僅是因為難以安排與川普的峰會,也源自於南韓有意調整外交政策重點。
日韓外長7月29日會晤之際,首爾與華盛頓的關稅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在經歷大約6個月的嚴重政治動盪之後,南韓在爭取與華盛頓達成關稅協議的競賽方面,遠遠落後於其他美國貿易夥伴。
7月30日,就在趙顯訪日後的第二天,美韓宣布達成關稅貿易協議。南韓媒體形容趙顯訪日是成功的嘗試,主要是為了汲取日本的經驗,學習日本與川普政府打交道的複雜經驗。
趙顯這次訪日也蘊含政治目的。《韓聯社》的社論分析,此次訪問是為了表明李在明政府致力加強日韓合作,即使執政的自民黨在7月的參議院選舉慘敗,石破茂內閣的處境岌岌可危。
首爾對極右派參政黨崛起感到憂心
石破茂直率的政治風格受到南韓朝野欣賞,即使是對長期政敵、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石破茂也願意坦誠交鋒。石破茂持續關注經常導致日韓關係緊張的歷史問題,也贏得讚譽。目前,首爾似乎有意對陷入政治困境的石破提供外交援助。
然而,首爾希望石破茂繼續擔任首相,不僅是因為石破茂的個人魅力,也是因為日漸擔心日本右派勢力崛起。6月3日,李在明與其率領的共同民主黨贏得大選,使得許多日本人擔心南韓「再次向左派靠攏」。
如今,輪到南韓媒體對日本政壇「進一步右傾」發出警告,特別是提出「日本人優先」為競選綱領的參政黨快速崛起,尤其讓首爾政府擔心。
南韓從保守派到進步派,各政治派別都對極右派參政黨人氣飆升感到擔憂。許多韓媒敦促李在明政府在處理對日本關係方面主動出擊。他們認為,選舉結果只是凸顯首爾角色的重要性,南韓必須努力維護面向未來的日韓雙邊關係。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