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皮膚搔癢難耐、抓到流血⋯皮膚科醫授「抗癢5招」緩解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2天前 • 馮逸華

34歲的張小姐是一名上班族,自青春期起就長期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常因皮膚紅腫、乾裂,夜裡癢得無法入睡,那段時間,她不敢參加朋友聚會,也失去了與人互動的勇氣。在皮膚科醫師持續治療下,逐步建立固定護膚習慣、調整作息、規律運動,並避免特定飲食誘因,症狀才逐漸得到控制,如今睡眠和生活品質都大幅改善,也能自在地與朋友聚會。

你是否曾因皮膚搔癢而輾轉難眠?亞東醫院皮膚科主任蔡雅竹表示,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而言,這樣的夜晚可能持續多天甚至數月,持續的皮膚癢感不僅干擾睡眠,更影響日常生活與心理健康,讓病友與家屬承受巨大壓力。

逾8成異膚患者5歲前發病

蔡雅竹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病程反覆且長期存在,台灣盛行率約1.28%,其中85%患者在5歲前就出現症狀,這類疾病雖無法速效根治,部分病友隨著年齡增長仍持續受困,甚至可能引發心理困擾,但透過正確治療方式仍可有效控制。

蔡雅竹說明,雖然異位性皮膚炎無法經過1次治療後就痊癒,但透過早期診斷、正確治療與日常護理,可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對生活與心理的影響,「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在病程到7~8歲時,約7成患者可痊癒。」

蔡雅竹提到,異位性皮膚炎在傳統治療上,主要依賴外用類固醇藥膏,但長期或不當使用可能造成皮膚變薄、色素沉著等副作用。近年醫學進步,新型療法包括小分子口服藥物(JAK抑制劑)與生物製劑,可針對中重度患者提供更佳療效與耐受性,為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帶來新希望。

日常皮膚護理5招建立屏障

蔡雅竹建議,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想做到皮膚護理,日常生活中可注意5大重點:

  • 持續保濕:每天早晚使用低刺激、無香料保濕乳液,維持皮膚屏障。
  • 避免過度清潔:選用溫和潔膚產品(無皂性、無香精、弱酸性),避免長時間熱水淋浴。
  • 改善生活環境:保持室內清潔、降低塵蟎與花粉過敏原,並保持通風。
  • 良好作息與飲食:規律睡眠、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有助免疫調節與減少復發。
  • 正確用藥:依醫師指示使用藥物,勿自行停藥或隨意增加使用量。

亞東醫院副院長林子玉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除了身體不適,也常承受心理壓力與社會誤解。許多病友因外觀問題感到自卑,甚至遭受異樣眼光,進而影響自信與人際互動。這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與專業協助的疾病,需要醫療團隊跨科別資源支持,提供完整診療建議與生活管理指導。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60歲女上班就咳嗽、胸悶!一照肺部「全是白色滿天星」 醫立即勸:換工作

姊妹淘
02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手機頸上身!20歲女大生頸椎退化如中老年人

TVBS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