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萬公升含重金屬泥漿洩出 非洲中國礦場出大包 美國大使館發布警告
美國駐尚比亞大使館8月6日發布健康警報,指示所有美國政府人員避免前往北部城市基特韋(Kitwe)附近的中國礦場周邊地區。大使館指出,6個月前一起涉及中國礦場的重大事故,可能釋放了具有致癌風險的有害物質,造成當地空氣、水源及土壤的廣泛污染。
根據美國大使館說明,事故發生於今年2月18日,中國國有企業「中國有色金屬礦業集團」旗下的中色金屬浸出尚比亞公司所經營的一座銅礦區內,一座用於儲存高毒性尾礦的大壩崩塌,導致約5000萬公升含有重金屬的泥漿流入支流,進一步污染卡富埃河(Kafue River)。這條河流是當地居民、農業、畜牧業以及野生動植物的主要水源,環保團體形容此次事件是「可能徹底摧毀卡富埃河的災難」。
欠中國錢,尚比亞政府不敢管中國礦場
大使館在警報中指出,除了水源與土壤,空氣中也可能殘留洩漏尾礦的污染物,吸入後將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受限制區域包括尚比希(Shanshishi)、基特韋鎮,以及姆萬巴希河(Mwambashi River)流域與卡富埃河的交會處。美方還提醒,避免任何需食用或烹煮以當地市政供水準備的食物之行程。
基特韋是尚比亞主要城市之一,人口超過70萬。當地多座中國礦場長期受到外界批評,指責其安全與環境標準不足,甚至涉及勞工權益侵害,但尚比亞政府鮮少採取懲處行動。批評人士認為,尚比亞政府欠中國銀行逾40億美元債務,因此對中國礦場問題態度保守。
對於美方的健康警示,尚比亞政府迅速回應,強調當地環境未受長期損害。政府發言人科尼利厄斯.姆維特瓦(Cornelius Mweetwa)表示,實驗室檢測顯示礦區周邊的pH值已恢復正常,水質符合飲用安全標準,沒有必要引發恐慌。他指出,對人類、動物與植物的直接威脅已解除,公共衛生、農業及環境的嚴重影響都已獲得控制。
在野黨反而批判美國
姆維特瓦補充,中色金屬浸出尚比亞公司因事故被罰款約6.5萬美元,並同意向受影響地區的農民支付60萬美元賠償金。其他尚比亞政府官員則稱,災區水質持續接受監測,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安全規範。
然而,反對黨領袖彼得.辛坎巴(Peter Sinkamba)對美國大使館的延遲發布警報提出質疑,並批評其對涉及西方礦業企業的污染事件保持沉默,認為美方在處理不同來源污染問題上態度不一。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 抓保守反中團體討好中共?《環球時報》給李在明按讚:「向中國發出友好正面訊號」
‧ 中國海警船撞上中共軍艦!在南海黃岩島追逐菲律賓巡邏艇未成,傳出巨響嚴重毀損(推薦閱讀)「我們注意到有女學生來圖書館時,幾乎半裸」尚比亞大學公告,要求女學生穿著端莊
‧宏都拉斯後悔了,想回頭與台灣建交?專家爆料:被中國害慘!白蝦出口暴跌67%,1.4萬工作機會全沒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