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也會讀空氣!牠靠這「三招」看懂人類的表情與情緒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不少飼主會發現,狗狗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變化,低落時變安靜,開心時會搖尾撒嬌。這不是巧合,而是牠們與人類長期相處後,演化出的讀心能力。
狗狗雖然不會說話,卻是少數能「讀空氣」的動物。牠們靠著觀察、聆聽與感受,在沒有語言的情況下,也能理解人類當下的心理狀態。科學研究指出,狗狗解讀情緒主要依靠三個面向:臉部表情、聲音語調與肢體動作。
1. 臉部表情與眼神變化:狗狗天生看臉色
對人類而言,臉部表情是最直接的情緒線索;對狗狗來說也是如此。研究發現,狗狗不僅能辨識笑容與怒容,還特別會觀察人的眼睛。當主人的眉頭深鎖、眼神銳利時,狗狗多半會顯得退縮、避開視線;反之,當人臉上出現微笑、眼神溫和,狗狗往往就會靠近討摸,展現親暱行為。
這項能力可能來自狗狗的演化歷程。為了更好地與人類共處,牠們逐漸發展出針對「人臉」的敏銳感知能力,甚至能區分開心、悲傷、憤怒等多種情緒。
2. 語調與聲音模式:比字詞更重要的情緒線索
狗狗雖然能學會聽懂一些關鍵詞(例如:「坐下」、「不可以」、「出去玩」),但真正讓牠們做出反應的,往往不是字詞本身,而是語氣。高亢、溫柔的聲音通常會讓狗狗感到安全與愉快,而低沉、生硬的語調則可能引發警戒或不安。
就連語速也可能傳遞情緒訊息──當主人語速加快、聲音提高,狗狗會以為發生什麼事而變得緊張;相反地,若語氣輕柔緩慢,牠就會放鬆、靠近、甚至跟著打呵欠。
3. 肢體語言與動作節奏:狗狗「感覺」得到氣氛變化
除了臉與聲音,狗狗也相當擅長讀懂人的動作與整體氣場。人若動作突然放大、走路重重、手勢激烈,狗狗可能會誤以為主人正在生氣,選擇保持距離;而當一個人悶悶不樂地坐著不動,狗狗則可能默默地靠過去陪伴,甚至主動舔舔手、蹭蹭腳,彷彿在安慰對方。
狗狗這種對環境與情緒細節的感知力,也讓牠們在許多領域中成為重要夥伴,如:治療犬、搜救犬與情緒支援犬等。牠們的共感能力,不只是「可愛」,更是有科學依據的認知行為。
狗狗能夠透過視覺、聽覺與觸覺等多重感官,讀懂人類的心情,並做出貼心反應,這種能力遠比人們想像得還複雜。牠們觀察臉部變化、聆聽語調、感受肢體語言,進而判斷當下的氣氛該「撒嬌還是保持距離」,簡直就是懂事的毛小孩 !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