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每句「我沒事」都是求救信號!憂鬱人變開朗、斷捨離…醫示警3大「隱形遺書」:這樣做挽救悲傷結局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作者 : 郭美懿整理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據衛福部最新統計,2024年「蓄意自我傷害」暌違14年再度進榜國人十大死因。數據顯示,去年有4,062人因自殺身亡,其中青壯年族群的自殺死亡率創歷史新高,但仍以65歲以上族群居各年齡層之冠。

精神科醫師洪敬倫提醒,許多輕生個案在行動之前,早已留下蛛絲馬跡,卻常被誤解或忽略。此外,憂鬱症患者往往有一些心理慣性,像是過度體貼、求助內疚,甚至以幽默或客套語掩蓋心情,這些其實都是需要家屬、朋友多加留意的警訊。

自殺已躍居我國青少年死因第2名,但不只年輕人易陷憂鬱,走過人世風霜的熟齡者同樣容易「想不開」。研究顯示,全球老年憂鬱症盛行率為13.3%;而國健署2022年發布的《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則發現,台灣65~74歲老年憂鬱症患者盛行率約11.7%,75歲以上老年憂鬱人口盛行率更高達19.7%。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科曾分享案例,一名75歲奶奶原本享受退休生活,卻在半年內變得異常安靜,常嘆氣、食慾不振,體重減輕4公斤。家人誤以為是「老人家就愛厚操煩」,直到她出現過度自責感,甚至被發現站在陽台邊緣,才緊急帶她就醫,被診斷為老年憂鬱症合併焦慮症。

台灣臨床TMS腦刺激學會理事長、振芝醫療創辦人洪敬倫指出,許多輕生個案在行動之前,早已留下蛛絲馬跡,卻常被誤解或忽略。此外,憂鬱症患者往往有一些心理慣性,像是過度體貼、求助內疚,甚至以幽默或客套語掩蓋心情,這些其實都是需要家屬、朋友多加留意的警訊。

隱藏在日常中的「隱形遺書」

1、日常對話裡的微弱求救

許多人在社群貼文、訊息或談話中,會不經意留下一些「道別」的痕跡,例如突然回顧美好時刻,清理物品、交代未來安排,甚至寫下「感謝美好的曾經」,「謝謝你一直以來的照顧」等具有總結意味的訊息。

洪敬倫提醒,這些並不是偶然,而可能是一種隱形遺書。他強調:「當一個人異常地主動告別、或把責任交代得特別完整,家屬要停下來多關心,因為那可能是離世盤算的外顯信號。」

2、常把「沒關係,我沒事」掛在嘴邊

「不要麻煩別人」、「要顧全大局」常被視為美德,但在診間裡,這卻是許多憂鬱症與焦慮症患者的共通習慣。

洪敬倫指出,從小被教育「要懂事」的人,常把旁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堅持著一份「不讓別人擔心」的體貼,往往在壓力下會更容易沉默不語,連最親近的人也看不出來。

他提醒,當一個人總是先用「沒關係、我沒事」來表達,其實很可能代表「他已經習慣不表達痛苦,長期下來,會讓危險被忽略。」當他們想要求助,又會產生深刻的內疚:「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還要麻煩別人!」更進做出結論:「沒有我大家會過得更輕鬆」,此時自殺風險將急遽提升。

3、突然變得正向,一切都「看開了」

當憂鬱症患者決定把死亡當做結束痛苦的出路,所有的問題與糾結都不再重要,反而會帶來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他們可能會表示自己已經找到解決的方法,或是說自己終於「看開了」。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轉折,我們不能放心得太早,反而應該格外留意,了解是否有合理的改善因素。

延伸閱讀:

60+群組吵著「要學瓊瑤翩然離去」!心理師:「失落感」必須被處理,這樣做道別憂傷情緒

當親友出現這些狀況,我們可以怎麼做?

洪敬倫建議,家人或朋友如果發現身邊的人出現上述情況,可以採取三個步驟:

●以具體問題開啟對話,例如「最近你好像比較累,是不是睡不好?」這樣能比「你怎麼了」更容易讓對方開口。

●傾聽對方時,多鼓勵她表達心情,不要急著回「想太多了」或「別這樣想」,避免否定感受,才能減少孤立感。

●如果狀況持續,最重要的是陪同尋求資源,例如就醫、心理師諮詢或撥打專線,讓專業介入支持。

從「看不見」到「說出來」

洪敬倫強調,社會不該再把微笑當作堅強,也不該把懂事視為美德。這些隱形的習慣會一點一滴侵蝕一個人的心理邊界,沒有說出口不代表沒有需要,只是放棄了被理解的可能。

每一句「我沒事」,可能都需要一個願意停下來陪伴的人。

在9月10日「國際自殺預防日」前夕,洪敬倫提醒,預防不是口號,而是一次次的牽手與傾聽。「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看見。」如果你是家屬,願你願意停下來聽;若你正經歷痛苦,也願你給自己一個出口,讓需要幫助的心聲能被聽見。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他思念亡母翻LINE群組照片「儲存期限已過」崩潰!內行教3步驟救回:改用這APP「照片放10年還在」

驚愕老友驟逝,70歲老爸許願去南極!搭廉航、住青旅…父女壯遊14國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2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