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倉鼠群居!小心錯誤飼養方式恐讓牠們「內戰」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在網路上常看到幾隻倉鼠擠在一起吃飯、睡覺,看似和樂融融,讓人誤以為倉鼠是群居動物,但其實這樣做非常危險,倉鼠多數為「獨居性」動物,群養不只會造成壓力,甚至可能打鬥、互咬甚至致死。
倉鼠不是群體動物!獨居才是牠的本性
從野外習性來看,絕大多數倉鼠屬於獨居性動物,尤其是常見的黃金鼠與坎培爾倉鼠,一旦進入青春期,牠們會展現出強烈的領域意識,不容許其他同類入侵自己的生活空間。即使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姊妹,也可能因成長而產生爭地盤的衝突。
表面和平,背後壓力悄悄累積
許多飼主看到倉鼠擠在角落睡覺、一起進食,會誤以為牠們「感情很好」。但事實上,這種行為往往只是因為沒有其他空間選擇,牠們被迫共處罷了。長期無法逃離他鼠氣味或被打擾的環境,會讓倉鼠出現焦躁、食慾不振、甚至攻擊行為。
打鬥、互咬甚至死亡的風險不容小覷
當倉鼠成長到一定階段,性格開始明顯分化,就可能為了籠內資源、地盤或壓力爆發爭執。打鬥可能發生在深夜或飼主不在時,等你發現時,牠們可能已經身上有傷,甚至無法挽回。許多獸醫與倉鼠專家都曾警告:群養是造成倉鼠意外死亡的主因之一。
有一種例外:侏儒倉鼠也不一定能群養
雖然市面上常聽說侏儒倉鼠(如楓葉鼠、加卡利亞倉鼠)性格溫和、較能群居,但這也不是絕對。即便是這些品種,一旦個體之間性格不合或壓力過大,仍可能爆發爭鬥。所以即使考慮侏儒倉鼠共養,也必須非常小心,並預備「隨時分籠」的對策。
想讓倉鼠健康又安心地生活,最重要的是尊重牠的天性。與其讓牠在壓力下與他鼠共處,不如給牠一個乾淨、安靜、獨立的空間,讓牠安心吃飯、睡覺、挖洞、奔跑。畢竟,牠真正需要的,就是一個專屬於牠的安心角落。
生活話題:與AI共處的未來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外食費創13個月新高!《新聞幕後》談如何吃得健康又不傷荷包
TVBS
「大武至瀧溪」電車線突跳電 台鐵搶修中、預估19點恢復通行
台視
丹娜絲颱風掃過重創台南 環保局:21天清出9個月垃圾量
CTWANT
樂齡勇壯潔牙賽 喚起中高齡族群對牙齒健康的重視
觀傳媒
挾四億票房《馴鹿大冒險》8月登台搶救危機
青年日報
紀州庵第8屆高中校刊競賽 臺南一中奪冠
青年日報
失智老翁深夜迷途 中壢警方辨識系統助返家
青年日報
損壞光電板有毒?事實查核中心:若「正常使用」沒有污染環境疑慮
新頭殼
原民會世界青年論壇閉幕
中華日報
五省級/父親節搶客!吃到飽優惠免費送蛋糕 延長用餐時間
EBC 東森新聞
快檢查!上期「2張百萬發票」沒人領 最低只花45元
EBC 東森新聞
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1669人報名 9/15公告成績
中央通訊社
台中后里驚傳「瓦斯外洩」 警消逐戶查訪 竟是「榴槤太臭了」
EBC 東森新聞
世大運競技體操陳瑞安平衡木奪銀
青年日報
IBA世界少年棒球賽 中華隊不敵巴西無緣4強
青年日報
民視《綜藝大集合》胡瓜自創Ending Pose
青年日報
陳妤x劉恬恬「臺語台表演班」揭親密合作默契
青年日報
《魔幻臺灣》文學展登世博 《爾來了》降臨大阪
青年日報
50元「排骨飯+3配菜」!在地人認證:20年來沒漲
民視新聞網
桃園舉辦零毒反詐零容忍街舞大賽 陪伴青少年度過充實暑假
桃園電子報
清境觀光亮點再升級 全台最大高山電影院免費開放 限量400席搶先報名中!
台灣好新聞
南市府為擴大照顧範圍 公告修正風災申請計畫
台灣好新聞
投票日又出包!加班車無人接手「延誤16分鐘」 台鐵:檢討改善究責
台視
鹽水災後十多日垃圾還堆在門口? 南市環保局嚴正駁斥錯誤資訊誤導視聽
台灣好新聞
許采蓁盼終結仇恨 以集體智慧阻止仇恨蔓延
中華日報
2025年世界青年論壇閉幕 跨文化交流激盪創新思維與深度理解
桃園電子報
2025風城藝術節明華園《蓬萊女神何仙姑傳奇》演出 逾2500民眾共賞經典大戲
台灣好新聞
鍾易仲:不要再搞政黨惡鬥 不要再讓台灣內耗與分裂
中華日報
新竹縣模範父親表揚 大聲說出感謝與愛意
台灣好新聞
市議員邱于軒指大罷免、大失敗 一起修補被撕裂的社會
中華日報
過嗨、失落選後症候群 醫:2週未恢復應求助專業
中央通訊社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中國發表「媽祖」AI氣象預警系統 展現智慧減災新科技
中華日報
在地企業回饋社會 捐贈災情勘查車予桃消永安分隊
桃園電子報
提早防颱 北市修剪樹木(3)(圖)
中央通訊社
提早防颱 北市修剪樹木(2)(圖)
中央通訊社
提早防颱 北市修剪樹木(1)(圖)
中央通訊社
國內油價7月首次喊漲 汽柴油各上調0.1元
卡優新聞網
竹節草將復活!帶動西南風 致災性大雨「下到發紫」
EBC 東森新聞
紀念「原住民族」納入憲法增修條文31週年 中市原民會舉辦原住民族日影片徵選頒獎
中華日報
《賽車籃球X文藝嘉年華》台中熱鬧登場 總價破億上百輛超跑吸睛、籃球賽秒殺開打
中華日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