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6 月外銷訂單超越預估,8/1 關稅落地前加速備貨
重點整理
台灣 6 月外銷訂單金額為 579.3 億美元,年增率 24.6%(前 18.5%),超越經濟部預估的 530 ~ 550 億美元 ,自 4 月消費性電子關稅豁免後已連 3 個月超越預期,反映 8/1 關稅即將落地前的積極備貨,細項中電子零組件和資通訊年增率分別為 35.01%(前 27.7%)和 37.4%(前 29.48%),機械和光學器材也有逐步從底部回升的跡象,年增率分別為 10.65%(前 6.82%) 6.71%(前 2.83%)。
從國家觀察,美國和東協訂單仍維持在高檔,分別年增 34.82%(前 40.12%)和 41.71%(前 25.07%),中國和日本的回升力道加強,年增分別為 14.97%(前 -2.41%)達 38.45%(前 23.21%),前者為東南亞訂單移轉,後者反映 Switch 2 熱銷。
MM 研究員
自 4/11 消費性電子(如手機、 PC 、平板)暫時豁免對等關稅以來,外銷訂單 已是第三個月表現超越經濟部的預估區間,反映廠商趁關稅在 8/1 落地前積極備貨,以及 AI 的結構性需求推升,帶動 電子產品和資通訊 原本年底的旺季動能提前,光學器材訂單也終於回到 2022 年 6 月時的水準,機械訂單則受惠於自動化需求從底部回暖。
國家來看,訂單主要仍來自美國終端客戶以及東南亞供應鏈,值得留意的是中國和日本的訂單回升力道加強,前者訂單水準回升至 2022 年中水準,或反映經越南轉口美國的貨品關稅面臨 40% 高關稅的訂單轉移,後者創 2014 年 10 月以來新高,主要是日本的資通訊訂單有顯著回升,年增率達 73%(前 54%),反映 Switch2 近期熱銷的帶動。
整體而言,我們持續看到提前備貨的需求,但從展望來看,台灣-外銷訂單動向指數(以金額計, 12MMA) 繼續下滑至 49.22(前 49.64),主要來自基本金屬、塑橡膠等產業的滑落,也是在關稅戰下容易受害的領域,本次製造業週期我們也將看到一定程度的分歧,具有真實需求的 AI 相關具備韌性,但其餘製造業在提前備貨後需留意後續動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