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首都環狀線願景 帶動城市永續發展(台北畫刊113年11月)

臺北旅遊網

更新於 2024年12月05日18:00 • 發布於 2024年12月05日18:00

捷運已是雙北民眾日常重要的交通運具,為使移動更有效率,台北市持續推動首都環狀線,增加捷運涵蓋雙北可及地區,讓台北都會區成為1小時可及的宜居都市,同時也帶動城市的發展。
環狀串聯 擴大都會區格局
山手線是許多人在東京旅遊時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由於其行經24個重要轉乘站點,幾乎構成了東京都市中心區域與市郊地帶的分界,勾勒出東京的都市輪廓,而首都環狀線的服務範圍,較東京山手線更大,是界定台北都會格局的重要基礎。
台北市捷運工程局局長鄭德發指出,過去台北捷運路網多呈輻射狀,民眾須進入市中心轉乘,隨著通車路線增加,轉乘節點越顯擁擠。透過首都環狀線的串聯,淡水信義線、文湖線、松山新店線、板南線、中和新蘆線、萬大線、桃園機場線及台鐵、高鐵、輕軌等,皆能在都會區周邊區域進行轉乘,有效節省移動時間。

台北市捷運工程局局長鄭德發分享首都環狀線願景。(攝影/杭大鵬)
鄭德發舉例,由象山站至內科核心區域,原需由淡水信義線於大安站轉乘文湖線,首都環狀線東環段通車後無需轉乘,車程由32分鐘縮短為14分鐘;如果由大坪林站至內科核心區域,原需由松山新店線於南京復興站轉乘文湖線,東環段通車後也無需轉乘,車程由46分鐘縮短為32分鐘,不僅大幅節省台北都會區通勤時間,還能帶動沿線地區發展。

首都環狀線串聯台北都會區各地,提供民眾更便捷省時的大眾運輸服務。
克服困難 樹立捷運里程碑
除了連結北台灣的軌道路線,鄭德發表示,首都環狀線的另一里程碑,是全線在沒有國際總顧問參與下,由捷運工程局同仁自行規畫。台北市捷運工程局自1987年成立以來,累積大量規畫、設計及施工的知識與經驗,擁有扎實的捷運路網規畫技術,成為國內唯一自辦推動捷運建設的工程機關。
自行規畫同時意味著面對所有工程挑戰都必須一肩扛起。鄭德發說明,首都環狀線目前已通車的中和站、橋和站及中原站,為穿過狹窄的中和路廊,因此將高架系統設計成台灣首見的疊式線形;南、北環段的工程,則面臨比中和路廊更狹窄的路幅,以及更為複雜的地下管線,因此施工難度大幅提升。

首都環狀線中原站將高架系統設計成疊式線形,以穿越狹窄的路幅。
鄭德發以南環段考試院路段為例,因木柵路路幅狹窄僅21.3至22公尺,但捷運車站寬度將近20公尺,且沿線無騎樓,人行道範圍普遍設置雨庇及招牌,因此車站施工前,必須與居民協調拆除人行道上方的凸出物,施工期間亦可能導致鄰房住戶進出困難;而北環段從社子島至士林中正路段,因開發較早,地下管線錯綜複雜且資訊記載闕漏,只能一邊開挖一邊克服阻礙。
不僅如此,建造如此大型工程的時空背景與過去大不相同,現今面臨物料價格上漲、工班缺工等難題,降低營建商參與意願。鄭德發表示,捷運工程局持續與居民、業者溝通,積極傾聽意見並調整作法,期盼首都環狀線全線通車的願景早日實現,提供民眾更便捷省時的大眾運輸服務。
永續之都 綠運輸不可或缺
隨著首都環狀線的南、北環段開工,東環段進入細部設計階段,鄭德發對於2031年全線通車的目標更有信心。藉由推動首都環狀線,台北都會區可望落實「大眾運輸導向都市發展」(TOD)帶動都市更新,也藉由提高綠運輸效益,改善交通造成的碳排問題,提升宜居性。
鄭德發表示,國家要落實2050年淨零碳排的理想,改善交通硬體環境為關鍵之一,當首都環狀線讓民眾日常移動、通勤及旅行更為方便時,可為都會區環境創造更大的公共運量。據台北市捷運工程局統計,台北捷運路網運輸量目前日平均運量為210萬人次,首都環狀線全線通車後預計可達275至300萬人次。首都環狀線將可作為推動淨零碳排的政策基礎,藉由捷運建設、宣導及政策實施,讓台北邁向永續之都。
新車抵台 通車指日可待
在首都環狀線緊鑼密鼓施工、設計的同時,捷運萬大線首列電聯車4節車廂也於10月順利運抵金城機廠。萬大線電聯車外觀融入新店溪與大漢溪的水流波紋意象,車輛本身則加入更多智慧系統功能與人性化設計,接下來將進入功能性靜態和動態測試階段,這也代表萬大線軌道工程和車站裝修步入尾聲。萬大線第一期以中正紀念堂為起點,途經萬華、中永和等人口稠密區,營運後將有效紓解雙北居民的交通時間及成本,進一步促進城市的發展與繁榮。鄭德發補充,萬大線永和永平國小站至中和站間的過彎隧道曲率半徑小,須利用中折式潛盾機推進才能克服,體現捷運工程局突破難關、打造永續城市基礎的決心。

萬大線永和永平國小站至中和站間的隧道以艱難工法完成,為台灣轉彎半徑最 小隧道。 

萬大線首列電聯車外觀融入新店溪與大漢溪的水紋意象。
從首都環狀線到萬大線,更全面、深入的捷運路網可將生活圈及產業區塊緊密連結,並帶動城市更新發展,以台北捷運路網為核心的都市再發展模式與經驗,將成為北台灣永續再發展的契機。
台北市捷運工程局 YouTube頻道
【文・楊越涵 攝影・杭大鵬 圖・台北市捷運工程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凌晨搭機怎麼去機場?網推「3招」輕鬆解決 不怕錯過起飛

華視新聞
02

省錢搭「紅眼班機」必看!網教「2方法」安心又舒適

民視新聞網
03

上帝之鞭「黑死病」:奪走地球45%人口的世紀浩劫

致旅程
04

高CP值Buffet藏桃園百年老宅!自然派料理吃到飽免400元太超值

旅遊雲
05

清涼一夏怎麼玩?員山40米滑水道等你來衝

宜蘭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金寧音浪玩水節熱力開跑高壓水柱灑涼后湖海灘

勁報

香港迪士尼20週年亮點一次看!最大型遊行表演必看,還有限定版城堡星夢光影之旅別錯過

beauty美人圈

膨脹鯊現海生館吉祥物鯊寶及維格阿波8/2見面會加碼贈限量鳳梨酥

勁報

《大叔的藍調時光》金元根個展 台北寶于藝術中心開展,凝視當代雕塑中的柔情與反差

潮旅Ciao

念念有慈會客室:銀幕下的織夢者 蔡國榮寫給電影的情書

旅讀

〈中華旅遊〉訪司馬庫斯 尋原民歷史足跡

中華日報

吉伊卡哇大展降臨尖沙嘴!香港限定飲茶系列必追3大收費展區翻玩食衣住行Klook獨賣

景點家

彩繪生活,夢想更出色! 2025攜手稻關西插秧啟動結合農業、藝術與文化

勁報

「HA FOOD 客食‧客市」 美食展吃遍客美食

客家電視
影音

「HA FOOD 客食‧客市」 美食展吃遍客美食

客家新聞影音

台灣最被低估的美食城市——基隆,港都限定巷弄小吃一次看!

旅讀

最愛到北部「按摩指壓」!來台深度自由行成主流 1年消費3220億

太報

國旅創新高!旅次突破2.2億、總支出破5千億 短程輕旅行成國人最愛

太報

蘇澳豆腐岬的夏天 清涼又熱血回來了!

宜蘭新聞網

省錢搭「紅眼班機」必看!網教「2方法」安心又舒適

民視新聞網

迷你版teamLab全台最美小籠包店!4大沉浸式展區5大順遊景點必看

景點家

清涼一夏怎麼玩?員山40米滑水道等你來衝

宜蘭新聞網

凌晨搭機怎麼去機場?網推「3招」輕鬆解決 不怕錯過起飛

華視新聞

冰爽迎仲夏! 觀光署235冰品巡迴車開跑

中華日報

高CP值Buffet藏桃園百年老宅!自然派料理吃到飽免400元太超值

旅遊雲

臺鹽七股鹽山風箏嘉年華8/9起連三週末Fun風趣

anue鉅亨網

桃園觀光登上日本電視台!Travis Japan成員帶路探索美食、景點

桃園電子報

紐約中央公園夏日音樂節 台灣之夜3日登場

中央通訊社

海科館推出《碳索海洋-平衡與永續》特展 一窺碳匯與珊瑚奧秘

桃園電子報

「2025花蓮FUN暑假」進入倒數 水上活動人氣爆棚星空煙火秀壓軸登場!

觀傳媒

台灣美食展 農業部推在地美食(1)(圖)

中央通訊社

台灣美食展 農業部推在地美食(2)(圖)

中央通訊社

台灣美食展 邀民眾用客家幣品味客食新風味(圖)

中央通訊社

免費Wi-Fi 華航3機型全艙等今起開放

NOWNEWS今日新聞

被雞翅耽誤的精釀啤酒吧?還有全日早午餐及調酒|小巨蛋 GUMGUM EGG

Heho生活

繼“台灣感性”,“泰國感性”也來了!網友分享畫面:電線交錯、塞車、小吃都上榜

VISION THAI 看見泰國

紅色霓虹燈下靜默舉杯,在散發孤傲風情的名居酒屋,窺見京都的日常:赤垣屋

三采文化

第16屆喬治市藝術節8月大馬檳城展開 爵士樂與舞蹈串起臺檳「島嶼島」

大媒體

大愛劇「我們六個」不再是走進暴風雨裡的人

TCnews 慈善新聞網

KKday 旗下預訂系統 rezio 迎接五週年 全球用戶突破 6,000 家、服務破千萬旅客

野旅行

【宜蘭親子飯店】爸媽必收藏!10間超夯宜蘭親子住宿推薦

FUNTIME

2025大稻埕煙火8/6登場!煙火場次、表演卡司、大稻埕夏日節觀賞景點攻略

輕旅行

暑假出遊省錢妙招! Klook買高鐵送Uber抵用券 最高現賺230元

野旅行

今夏化身森林偵探! 跟著林業署新竹分署「解謎觀霧」揭開霧林奧祕

勁報

白天玩樂、夜晚露營 小叮噹樂園抽來回機票營地車入住雙人價免費升等

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