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出訪,外媒曝川普「阻止」過境紐約!裴洛西:釋出了危險訊號、旅美學者憂「一字之差」事態重大
鄭鴻達
圖片 總統府提供 提供
總統賴清德原訂8月出訪巴拉圭等三個中南美洲友邦,傳計畫過境美國紐約、達拉斯。然726大罷免過後,《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在中方向美方提出反對後,川普政府已「阻止」賴清德過境美國紐約。 與台友好的美國聯邦眾院前議長、眾議員裴洛西(Nancy Pelosi)則是認為,川普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的決定,釋出一項「危險」的訊號:美國在面對台灣議題時,竟可能屈服於中國的施壓而選擇沉默。 旅美台灣學者湯先鈍分析,川普政府這次用的是「阻止(block)」,而非過去的「限制(restrict)」,一字之差,影響千里,事態重大。 他直言這是對美台關係一記嚴重警訊,即便川普國安團隊對台仍重視並積極對抗中國,「但川普個人就是最大變數」。
中方向美方表達明確反對 FT:川普政府阻止賴過境紐約
根據《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周二(7/29)報導指出,在中國向美方明確表達反對意見後,美國川普政府已阻止我總統賴清德在出訪邦交國途中,過境紐約。
媒體先前報導指賴總統原定8月啟程出訪,將造訪巴拉圭、瓜地馬拉與貝里斯三個中南美洲邦交國,並計畫在行程中短暫停留美國紐約與德州達拉斯。然有知情人士透露,美方已明確通知賴清德,不同意其過境紐約。
報導指出,儘管白宮與國務院尚未正式回應此事,我方駐美代表也未多做說明,僅再度轉述總統府說法,重述「目前無近期出訪計畫」。
總統府:考量風災、關稅 「近期暫無」海外訪問安排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周一晚間則是發出聲明,針對有媒體詢問總統近期是否有出訪計畫或出訪改期一事,一如過往,總統出訪的行程定案後,就會適時向各界報告。惟考量近日南部風災災後復原、與美對等關稅及區域情勢等,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之安排。
不過報導指出,根據消息人士指出,賴總統是在獲悉美方拒絕其過境紐約後,才做出取消整體出訪的決定,但目前美方是否是僅限縮紐約停留,或是全面否決過境安排,尚未明朗。
報導指出,賴總統原曾與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接洽,希望在過境紐約期間出席該機構活動,同時也規劃順道拜訪達拉斯。然白宮內部消息透露,川普政府正極力避免干擾與中國的貿易協商,尤其在推動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峰會過程中,對中政策趨於保守。
此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也已於7/28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進行新一輪高層會談。
美官員:雙方仍在積極尋求解方 尚未正式取消任何既定行程
報導引述一名美國高級官員說法指出,雙方仍「積極尋求解決方案」,目前尚未正式取消任何既定行程。但分析人士認為,華府此次舉動可能加深挺台陣營的憂慮,擔心川普政府在對中戰略上傾向「韜光養晦」,以避免觸怒北京。
報導也指出,部分美方官員甚至引用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的戰略構想,認為中國透過在稀土產業上的優勢,已讓美國對其政策反制空間受限。
湯先鈍:「阻止」或「限制」過境 一字之差影響千里
台灣旅美國際關係學者、現任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兼任教授湯先鈍強調,川普政府這次用的是「阻止(block)」這個字,而非過去的「限制(restrict)」。當年美方對台灣總統只是限制過境,如今卻是直接阻止。一字之差,影響千里,事態重大。
他認為在此之前,美方從未真正阻止台灣總統過境美國,過去只是限制其活動範圍而已。
李登輝、陳水扁過境訪美也曾受限制 小布希時期起常態化
1994年,李登輝總統返台途中,曾希望在夏威夷加油,但當時的柯林頓政府只允許他短暫停留數小時,並且只能待在機場旁的一間小房間,完全不准踏出一步,加完油就得立刻離開,這就是所謂的限制過境,李登輝因此憤怒,拒絕下機,直接在機上會見了白樂崎。
1995年,李登輝雖然成功赴康乃爾大學演講,但之後又一切歸零。直到2000年8月,陳水扁總統訪問中美洲時曾過境洛杉磯,但活動仍然受到高度限制。真正讓台灣總統過境訪美逐步正常化,還是始於小布希政府上台後。
湯先鈍:川普決定極其危險 也是對美台關係嚴重警訊
湯先鈍認為,川普政府這次的決定極其危險,因為這等於讓中國取得美台關係的否決權。美方傳出因關稅談判壓力,拒絕台灣總統過境紐約(甚至不確定是否能過境美國),未來是否會擴及對台國際參與的支持、軍事合作,乃至軍售?「我們固然希望這只是個案,不會成為長期政策,但風險已浮現」。
這也是對美台關係的一記嚴重警訊——對川普政府「抗中護台」的幻想可以休矣。即便川普的國安團隊對台仍重視,並積極對抗中國,但川普個人就是最大的變數。
裴洛西:川普決定釋危險訊號 面對台灣議題竟可能屈服中國施壓
美國聯邦眾院前議長、眾議員裴洛西(Nancy Pelosi)針對川普總統拒絕台灣總統賴清德過境紐約的決定發文,認為這是釋出一項「危險」的訊號:美國在面對台灣議題時,竟可能屈服於中國的施壓而選擇沉默。
她說,長期以來,美國國會兩黨均基於《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展現對台灣民主的跨黨支持,美台關係不僅攸關全球與區域安全,更與確保台海航運、維護經濟與民主價值息息相關。
裴洛西感慨,然而川普政府阻擋台灣民選總統經紐約轉機,再次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的價值、安全與經濟利益上取得勝利。外界擔憂,這項決定恐怕象徵美國對台政策出現令人不安的轉向,只期盼川普此舉只是個別事件,而非整體政策的改變。
President Trump’s decision to deny permission for President Lai to visit New York sends a dangerous signal: that the…
由 Speaker Emerita Nancy Pelosi 發佈於 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相關新聞:
第二波元首外交!全南美最挺台總統宣布,賴清德「30天內」出訪巴拉圭,傳過境美國紐約、達拉斯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星巴克「買一送一」連3天!那堤、星沁爽、「蜜桃吉利星冰樂」都有?13款飲品一次看…還有第2杯半價
高股息帳損怎麼辦?00878存股2年半「虧轉盈」,領7.3萬元股息還賺價差…不想左手換右手,●元以下都是買點
顯示全部
留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