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惦"在這!竹筒歲月人文巧思
全台各地推廣富有愛心店家,其中高雄前鎮區因為外籍移工及勞工多,這些外國人都說,他們對藍天白雲這套制服很有印象,都願意讓志工在店內放放竹筒,志工很有巧思,再領回來竹筒,還特別別上小吊飾,現在高雄的富有愛心店家,已經累積近七千間,總店數占全台第三名。
剛領回來的竹筒,立刻加工,別有小巧思。
「就會有這種鈴鈴鈴的聲音,就感覺祝福來了。」
帶著祝福來掃街,連前鎮區最多的外籍店家,也一一走訪。
印尼籍老闆娘 雅娣,師姊很用心 還寫他們的印尼文,(對象)老人家,小孩子,跟學生。
來台25年的印尼老闆娘,還細心翻譯愛心竹筒幫助的對象,他說,對藍天白雲這套制服很有感覺。
印尼籍老闆娘 雅娣:「我在台灣知道他們(慈濟)的事,因為我姊姊也是這樣,(你姊姊也是) 是慈濟人,(真的) 他是在中壢的(慈濟志工)。」
慈濟志工 林淑芳:「我們漁工健檢,他們都會一樣是會邀約,他們印尼同鄉做去翻譯。」
愛就這樣串連起來,老闆娘還帶動店裡客人。「愛心 愛心。」
印尼移工 呂文昇:「我國家有(慈濟),雅加達那邊(靜思堂)很大,(你都知道慈濟) 對。」
印尼移工 許耀勝:「我也希望大家也能夠幫助。」
「哈囉。」
團隊掃街作戰策略,先求有,不求多。
慈濟志工 楊佩禔:「大家就是5(支竹筒)開始,就是不用多,大家能夠很歡喜,來成就一件事情就可以了。」
「哈囉 你們好 你們好。」
建立信心,接下來大家越做越上手。
保三總隊第二大隊二中隊長 李弘笛:「因為知道慈濟在做公益,大部分是自己同事(捐款),有的民眾 有的也可能順手。」
慈濟志工 陳藤香:「剛開始也是怕怕的,我們就跟著過去,然後一開口我們就接著講,就他一句我一句這樣子。」
慈濟志工 方漢武:「每個人剛開始都怕怕,之後站出來,哇 有這麼(多)店家,好期待我們慈濟人走進去。」
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顏博文:「雖然高雄一開始比較慢,但這幾個月成長比較多,現在已經接近全台灣,各個地區縣市的第三名左右。」
好事大家越講越順口,高雄富有愛心店家,已經累積近七千間,小錢行大善,要把各社區的善心,匯聚一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