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聽起來刺耳的話,背後可能藏著焦慮?北教大教授列「1招」正確應對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0月20日09:00 • Uho編輯部

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那些讓人聽起來刺耳的話,其實背後可能藏著其他出發點?也許那是因為關心,因為愛,因為在乎。但對於聽的人來說,這樣的語氣卻可能讓人不太舒服。《優活健康網》特別摘錄北教大副教授郭葉珍的分享指出,刺耳的話背後可能是對方的焦慮、渴望或失落在說話,與其急著反應,不如給自己多一點時間,也給對方多一點理解的空間。

被質問「怎麼沒找對象」

跟媽媽去菜市場。回程時,碰到一位幾十年沒見的老鄰居。她一見到我,開口第一句就是:「郭葉珍!妳媽說妳唸完博士就會找對象,你到現在都還沒兌現妳的承諾!」她的神情嚴肅,像在質問,我甚至覺得自己被罵了。

腦海裡立刻閃過兩個念頭:

  • 第1,「關妳什麼事?」
  • 第2,「妳亂講,我媽才不會這樣說。」

我之所以篤定我媽才不會這樣說,是因為我跟媽媽聊過這類話題。媽媽總是下一個結論說:「談戀愛就好,不要結婚。」雖然知道這個道理,我的情緒還是被挑起。我先深呼吸,評估有沒有必要展開溝通,畢竟腦力和時間都很珍貴,溝通就像重工業耗水一樣,會消耗大量的心神與精力。

被冒犯時先安撫自己

我快速從3個角度想:

  • 不談對「我」有什麼損失嗎?800年才見一次,不談也不會有損失或後果。
  • 回答「她」對她有什麼好處嗎?看起來更像是她想要勝過我媽,不是真的想溝通。
  • 從「環境」來看,現在溝通是個好主意嗎?大太陽底下談這個,實在不是個好主意。

結論是——這筆帳我就不去跟她算了。畢竟我心知肚明,我其實也沒安什麼好心,根本不是要算溝通,而是要講贏她而已。於是我就說:「哎呀,你都沒介紹啊,哈哈哈。」就這樣,用打哈哈結束了這場偶遇。可是回家後,我還是覺得被冒犯不爽呀!

雖然理性上知道,這種事不用太在意;只是氣都上來了,腎上腺素飆高,需要一點時間散去。
於是我沒有讓自己像洗衣機裡的髒衣服,越洗越髒那樣的越想越氣,而是:

  • 陪伴著生氣的自己一會兒。
  • 不去加油添火。
  • 感覺自己安定些之後,轉去做別的事。
  • 讓情緒慢慢退去。刺耳的話背後隱藏焦慮

過了好一陣子,有一天回娘家,看到媽媽在講電話。她說了很久,只聽見她對電話那頭說:「我女兒回來了,我要掛電話了。」 最後叮嚀了電話那一端一句:「可以的話,就調整自己,讓自己不會那麼無助。

媽媽掛掉電話,我好奇的問對方是誰。媽媽說,就是那位質問我沒有兌現唸完博士就會找對象承諾的老鄰居。她老公過世好多年了,她所有的幸福就在她老公走的那天結束了,她打來是想問媽媽會不會想念我爸。

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她當天的嚴厲,不是在質問我,也不是為了勝過我媽。她會這麼嚴厲的用那樣的口氣說話,是因為在她的生命中,「世上只有老公好,有老公的女人像個寶」,而她認為我得快點找老公的原因是:她想她老公了。

原本我還有點氣這個人管這麼多,知道之後就不氣了。現在回想起來,如果那天我硬是在大太陽下要跟她講清楚「我哪有承諾」、「我媽才不會那樣講」或是「我現在很好,不用你管」,大概是沒辦法理解到她那些話,是在哀悼自己的失落。

於是我給自己的結論是:有時候聽到刺耳的話,背後有可能是對方的焦慮、渴望或失落在說話,投射到你的身上了。給自己多一點時間,不需要現在!馬上!

讓人與事慢慢顯露真相。經常隨著時間,事情會慢慢的揭開,顯露出原貌。一些表面上的的紛爭,也會隨著真相的浮現,而不需要存在了。

(本文獲郭葉珍授權轉載,原文為:此篇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