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酷暑加重婦女更年期潮熱症狀!女中醫教妳緩解不適對策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09月07日08:05 • 發布於 09月07日08:05

作者 : NOW健康

圖片 : shutterstock

夏天高溫溼熱,身體發熱、冒汗或臉紅是常見的現象,但如果是稍微一動就突然熱得受不了,情緒易怒,或是晚上睡眠斷斷續續,若又正好是在50歲前後的女性,那麼很可能是更年期警訊,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持續多久沒有月經才算停經? 常見更年期症狀停看聽

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女性更年期約發生在45至52歲之間,這段期間會出現經期不規則、可能提前或延後,或是月經淋瀝、滴滴答答不停,甚至經血量大、摻雜血塊;也有突然月經就不來,原以為停經,卻在幾個月後又來的情形。就醫學上的定義,必須連續長達1年以上都沒有月經,稱為停經。至於更年期,則是指停經前後的過渡時期。

其他常見的更年期症狀如潮熱、盜汗、胸悶或心悸,也可能有短暫或嚴重的頭暈,或是皮膚乾癢、紅疹發生在眼睛、頸部或四肢、前胸後背的情況。鄭愛蓮醫師遇過1名50歲女性,頸部紅疹嚴重、眼睛紅腫,看似濕疹且極癢,看過肝膽科、皮膚科皆成效不彰,而中醫治療則採用調治婦疾常用藥方的加味逍遙散疏肝解鬱、排毒解毒,又因不能大補,輔以生地黃、牡丹皮滋補腎陰,達到涼血作用,再搭配外用止癢藥及內服蛇床子,皮膚病症治療3個月就穩定好轉。

另1名年約48歲女性,年輕時月經量多或摻雜血塊,來潮10天才排淨,經期後並未多加調養,未料進入更年期經血量過多,嚴重貧血、疲勞虛弱,打止血針、輸血小板仍不見好轉,最後經建議轉看中醫。鄭愛蓮醫師針對此症狀,在非經期使用人蔘、黃耆、當歸等藥,補氣用黃耆,當歸可收縮與鬆弛子宮,是雙向調節藥物;經期有血塊,則採活血化瘀收澀,每天喝水藥,持續半年後體質大幅改善,月經也停止了。

中醫認為更年期會出現陰虛、腎陰虛,腎氣減退、肝氣鬱結,整體循環變差,產生陰虛火熱。鄭愛蓮醫師分享1名49歲女性,來看診時哭訴以前晚上倒頭就睡,最近卻一直睡不好、睡睡醒醒,白天總是提不起勁,問診後以調理更年期方向著手,並維持正常生活,搭配服藥如加味逍遙散疏肝解鬱、甘麥大棗湯增加心情愉悅,夜交藤、合歡皮幫助夜晚好眠,3個月後便回復日常的生活品質。

夏天更年期潮熱症狀恐加劇 中醫教妳日常生活緩解之道

鄭愛蓮醫師強調,更年期是女性一生中必經的自然過程,並非疾病,應坦然接受,而症狀嚴重度及持續時間常視個人體質、身體狀況而定,多數輕微且持續時間較短,有些女性甚至不會出現。如果因為症狀出現感到害怕,或是不信任醫師,症狀也可能加劇,倘若心理上不能接受身體老化,甚至可能罹患憂鬱症,建議家人與另一半應給予協助陪伴,而適度表現脾氣暴躁、易怒,有時反而能得到比較好的宣洩。

鄭愛蓮醫師提醒,夏天更年期潮熱症狀會更加明顯,油炸、燒烤應少吃,晚上11點應就寢、不可熬夜。另外,有子宮肌瘤或乳房纖維囊腫的女性,應避免補充大豆異黃酮、蜂王乳或月見草等類荷爾蒙食品,每天1杯豆漿、適量食用山藥無妨。

女性從年輕時就該好好愛護自己,有月經異常狀況應及時就醫調理,生產後也要好好坐月子,當更年期出現任何不舒服的情況,可考慮採用中醫溫和調理,緩解更年期種種不適的症狀。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姊臥病多年逝,千萬存款卻由失聯27年外甥繼承!她控「陌生人憑啥分遺產」:斷絕親屬關係可行嗎?

穿25歲女兒衣服、結交30歲朋友、週末喝小酒追劇…62歲媽染粉紅髮做自己:不被年齡束縛才有趣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2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