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一碗麵條背後的底層互害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3小時前 • 發布於 3小時前 • 徐全
河南鄭州1家7口只點1碗麵續麵3次被拒(上),引發糾紛。上千名市民18日晚上圍堵麵館(下),迫使該店關門。(微博)

【引言】在餐館續一碗麵條,是華北地區生活中的瑣碎日常,近日卻在河南鄭州演變為全中國輿論焦點。從消費者與商家的爭執,到網民群起圍攻,再到麵館被迫停業,這一連串事態折射出的不是單純的服務糾紛,而是當下中國社會中存在的「底層互害」。它揭示了普通人之間如何在有限資源、經濟壓力與情緒出口的多重夾擊下,彼此對立與發洩的嚴酷和無奈。

「不續麵」引發集體圍觀

事情的起點並不複雜。八月中旬,三名女子帶著四名孩子在河南省鄭州某家餄餎麵館消費,總額約一百四十元人民幣。她們在商家用餐時因為續了兩次麵後,在第三次續麵時與商家發生口角。顧客隨後在網上留下差評,而麵館老闆則將爭執經過拍成影片,公開到社交平台。

這迅速引爆輿論。影片中顧客與孩子的身影被公開,引來大量網民指責。爭議的核心,從「續麵是否合理」轉向「商家公開顧客隱私是否恰當」。隨後,在當地街道辦介入調解下,雙方簽署和解協議,要求商家刪除視頻並致歉。

然而,矛盾並未隨之平息。店主在和解後再度發佈帶有諷刺意味的言論,譬如「就算吃不完倒掉,也不給那『七匹狼』吃」,進一步激怒了輿論。最終,事件愈演愈烈。老闆公開道歉宣佈可無限續麵,但大多數網民並不買帳。差評像潮水般湧來,外賣平台上瞬間出現數以萬計的負面評論,店舖星級迅速下跌。更直觀的現象,是鄭州本地民眾聚集到麵館門口,拍照、圍觀。短短幾天,這家原本默默無聞的麵館成了眾矢之的,被迫關門停業。

餄餎麵(饸饹麵)是中原地區具有千年歷史的飲食,以小麥為原料製作、搭配牛羊骨肉的高湯,味美爽口,也因為這次風波而走紅。從餐桌爭執,到社交媒體擴散,再到群體性網路撻伐與現場圍觀,最後走向店家崩潰,這不僅是消費糾紛,更是一場現實版的「基層社會內亂」,其背後揭示的是一種結構性的階級爭奪邏輯。

消費者與老闆,本質上都是底層

乍看之下,消費者與老闆似乎是對立的兩端:前者被質疑「貪小便宜」,後者被批評「小氣且缺乏修養」。但如果從更宏觀的層面來審視,雙方其實都是當下社會的底層角色。

顧客是普通家庭,帶著孩子外出就餐,本身對價格敏感,所以才在一個孩子沒吃飽時,特別在意「續麵」這樣的服務。這種在意,並不只是小聰明,而是生活成本計算下的本能。幾個孩子的成長需要大量支出,家庭很可能在緊張的經濟縫隙中掙扎。對於他們而言,多吃幾碗免費續的麵,就是實實在在的節約。

而店主經營的只是小微餐館,租金、水電、原材料、人工,每一項都是負擔。在餐飲行業競爭激烈、客源不穩的情況下,任何一點額外成本都可能影響收支平衡。所以,這位老闆沒有管控好自己的情緒,用錯誤的方式來維持成本。

所以在這件事中,所謂「利益之爭」本質上是「小人物之爭」。他們都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努力計較每一分成本。消費者想要最大化個人利益,老闆則要守住微薄利潤。一言不合或是一方控制不好自己情緒,衝突便不可避免地爆發。

這種對立,在誰更「貪婪」或誰更「苛刻」的命題之外,更是因為整體經濟環境下,底層角色無法擁有更充裕的安全感。每個人都在竭力維持生計,稍有摩擦,便可能釀成對立。這是典型的「底層互害」邏輯:有限資源與壓力環境,使弱者與弱者之間成為彼此的對手。

群體控訴的安全發洩口

在這次的輿論場裡,大量網民選擇給店家差評。這些差評未必基於真實用餐體驗,而是出於一種對店家服務態度的情緒宣洩。人們在互聯網上找到了一種受壓之後的道德心理反彈姿態:去集體懲罰一個失德商家。然而,這種集體性攻擊的對象是一家中小餐館,所以其影響加諸於商家時幾乎是毀滅性的。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店家外進行現場圍觀的鄭州民眾。這種「看熱鬧」和臨場控訴的氛圍,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心理的投射:當生活壓力與現實不滿無法直指真正的結構性經濟問題時,普通人或許更傾向於選擇一個相對「安全」的目標去散發情緒。具體來說,相比於對房價、醫療、教育成本等宏觀議題的躺平,針對一個小麵館顯然沒有風險。批評公權力或大型資本可能帶來麻煩,但嘲諷、圍攻一個小餐館,既能獲得情緒釋放,又有群體歸屬感的滿足,甚至還能獲得「正義立場」的認同。於是,這場消費糾紛,逐漸轉化為全民參與的「社會公審」。

值得注意的是,麵館老闆的確有態度與言行上的錯誤:公開顧客視頻,發表挑釁言論,顯示出個人修養的嚴重不足。然而,即便如此,群體性地控訴與差評轟炸,最終導致店舖營業停止,這種懲罰的力度與矛盾的起點,顯然已經失衡。它不再是單純的商業評價,而是一種社會不滿情緒的外溢。只不過,這個不滿情緒和壓力,並不是這個老闆造成的。所以這當然是「底層互害」最赤裸呈現。

無可奈何的社會纏繞結構

「續麵事件」看似荒謬,卻折射出社會深層的無奈。消費者斤斤計較,因為生活拮据;商家計算成本,因為利潤微薄;網民群起圍攻,因為情緒無處可去。所有人都在經濟壓力與不確定中掙扎,卻最終將矛頭對準彼此。這是一種經過長期發展之後所累積的社會利益纏繞結構內在不良反應的體現。

一碗麵條,承載了如此沉重的意義。它真實地揭示了在結構性經濟矛盾關係中,底層之間的互害並非誰的主動惡意,而是社會環境迫使普通人做出了不得不的選擇。這樣的故事,今天發生在鄭州的小麵館,明天也可能在其他城市的火鍋店。它提醒一個並不複雜的原理:若沒有制度性的公平社會資源分配體系,底層互害將不斷上演,而每一場風波,或許都只需要一碗麵條、一碗湯、一碗白飯作為導火索。

作者》徐全 香港城市大學哲學博士、新聞評論人。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川普把歐洲七巨頭當學生訓話?白宮這張照片羞辱性極強

太報
02

比鯊魚更可怕?褐擬鱗魨影片瘋傳 潛水族群陷恐慌

CTWANT
03

慶生變喪命!幫閨蜜過生日點蠟燭掩「大蒜味」 露營車瞬間爆炸

TVBS
04

叼菸女「垃圾堆電梯、髒水倒電梯井」!網見畫面全怒了

TVBS
05

有片/日本九州、四國多處「天降火球」 夜空瞬間成白晝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轉發 (0)
Loading...

最新消息

美國考慮入股台積電、三星 韓國回應了

NOWNEWS今日新聞

(影) 正駕駛是國王、副駕駛是王妃!赴不丹訪問 泰王親自開飛機影片曝

新頭殼

阻止閱讀危機 丹麥擬取消圖書稅

中央廣播電臺

紐約噪音嚴重 研究顯示9成民眾面臨聽力受損風險

中央通訊社

日2陸上自衛隊員遭雷劈死! 演習「潛入訓練」時失聯 被發現時無呼吸心跳

新頭殼

「香港媽媽」在美車禍身亡 4個女兒痛哭:我想回台灣!

中央廣播電臺

川普推「蒲澤會」踢鐵板 外媒曝蒲亭2顧慮

NOWNEWS今日新聞

阿富汗巴士與油罐車相撞釀78死 近年最嚴重車禍

中央通訊社

159條命的記憶…曾在梨泰院慘案搬屍 南韓消防員頻諮商「失蹤10天身亡」

太報

烏曝俄軍飛彈窘境!最新Kh-59M2竟裝回收舊引擎 導引頭「神隱」淪簡化版

新頭殼

黑神話新作《鍾馗》踢走《悟空》DLC 製作人:更想做新英雄

壹蘋新聞網

兩韓難重啟對話 專家:除非承認北韓擁核

中央通訊社

火山噴發見證浪漫求婚 美國情侶瓜地馬拉火山上訂終身

CTWANT

印度慶祝清潔能源里程碑 但燃煤發電仍占主導地位

中央通訊社

親中態度發酵! 韓國外長:駐韓美軍不應被捲入台海衝突

新頭殼

歐洲巨頭聽川普訓話!中國官媒狠酸:恥辱啊

NOWNEWS今日新聞

川普難以捉摸掀保護傘焦慮 日本韓國擁核聲浪升溫

路透社

執行死刑破紀錄! 美佛羅里達州再處決罪犯「已今年第10人」

鏡週刊

川普難以捉摸掀保護傘焦慮 日韓擁核聲浪升溫

中央通訊社

VVIP版招牌菜暴漲1.6倍!泰國米其林一星小吃店「標示不清」被開罰

太報

瑞典大買AI武器、立陶宛挖戰壕、日本連續軍演 專家:與「3大原因」有關

新頭殼

尼坦雅胡抨擊澳洲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澳總理淡化回應

中央通訊社

廣西男「海上漂流6天」瘦成皮包骨 遇釣魚人幸運獲救

CTWANT

韓國總統李在明不出席中國九三閱兵

中央通訊社

高爾夫外交? 烏總統訪美送特殊禮物 美回贈白宮鑰匙

德國之聲

中國政府要火化彌留老人遭家屬轟!冷血畫面曝光

民視新聞網

長輩只是彌留...官方秒上門提前「進行火化」 家屬失控痛斥:人還活著

鏡週刊
影音

慈善機構淪為極權工具?3700名敘利亞兒童被失蹤?孤兒院不敢反抗淪幫凶?【TODAY 看世界】

TODAY 看世界

梅根又出招!被指「較勁凱特王妃」 硬卡耶誕檔期正面對決

鏡週刊

【有片】助波灣盟邦提升地面長程火力 美批准向巴林出售HIMARS

上報

自由說新聞》談判關鍵時刻!烏克蘭「前線連三殺」重挫俄軍畫面曝光

自由電子報

街上見裝甲車!共和黨六州增援國民兵 華府重兵戒備

TVBS

日本又見熊殺人!73歲婦倒垃圾遇襲身亡 今年秋田縣首例

鏡週刊

「川蒲會」現轉折 川普促俄烏直接談和平協議引發新變局?

中央廣播電臺

北京九三閱兵將秀最新武器!無人潛航器先曝光 歐洲考慮抵制

TVBS

德國外長出訪印尼 示警中國威脅亞洲與全球安全

中央廣播電臺

川普自嘲「會下地獄」 如能擺平烏俄戰「有機會上天堂」

TVBS

路透:習近平下令2027年須具奪台能力 並強化核武部署

中廣新聞網

客座評論:賴清德說「終戰」符合台灣人史觀

德國之聲

以色列要出手了?國防部長批准「攻佔加薩」計畫 徵召6萬士兵

TV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