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擔憂需求疲弱 NYMEX原油下跌1.7%
MoneyDJ新聞 2025-08-06 06:15:44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9月原油期貨8月5日收盤下跌1.13美元或1.7%至每桶65.16美元,因產油國增產以及對全球需求疲弱的擔憂,歐洲ICE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近月布蘭特原油下跌1.12美元或1.6%至每桶67.64美元。
高盛(Goldman Sachs)最新報告重申其油價預測,預計布蘭特原油價格在2025年第四季將平均為每桶64美元,2026年為56美元,但也表示近期局勢發展使其基準預測面臨越來越多的風險。報告指出:「對俄羅斯與伊朗受制裁的石油供應日益加劇的壓力,對價格預測構成上行風險,特別是在閒置產能正常化的速度快於預期的情況下。」
高盛報告表示,由於美國關稅上調、進一步次級制裁的威脅,以及美國經濟活動數據疲弱等,對該行2025至2026年間每日平均80萬桶的年度需求增長預測則是構成下行風險。報告指出,較弱的數據「表明美國經濟目前的增長已低於潛在水準」,而該行的經濟學家認為,這提高了未來12個月出現衰退的可能性。
美國勞工部8月1日公布,美國7月份新增就業人數為73,000人,低於經濟學家的預期,失業率從4.1%上升至4.2%。同時,5月和6月的總就業成長也遭到大幅下修,共下調258,000個職位。根據修正後數據,6月僅創造14,000個就業機會,5月為19,000個。
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購買俄羅斯原油的國家實施100%的次級關稅,以此向莫斯科施壓,迫使其停止對烏克蘭的戰爭。荷蘭國際集團(ING)分析師報告表示,若印度煉油商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將有約170萬桶/日的原油供應面臨風險。
根據Tankertrackers的數據,2025年6月,伊朗總出口約5,000萬桶石油,約合每日170萬桶,其中88%為原油,10%為燃料油,2%為凝析油,這些出口中超過92%流向中國。此外,根據7月上半月的初步數據,伊朗的石油出口正在從6月的小幅下滑中復甦,達到近每日200萬桶,其中原油為180萬桶。
OPEC+八個參與自願減產的產油國(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以及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哈薩克、科威特、阿曼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於週日召開會議,同意自九月起每日增加原油產量54.7萬桶(8月份增產54.8萬桶),這項宣布意味著該組織已完全逆轉先前的減產措施(5月、6月與7月分別每月增產41.1萬桶/日,4月增產13.8萬桶/日)。
高盛認為:「雖然OPEC+的政策仍具有彈性,但預計在9月之後其產量配額將維持不變,因為我們預期經合組織(OECD)商業庫存的累積速度將加快,且季節性需求的推動因素將逐漸消退。」
高盛分析師表示:「考慮到俄羅斯原油進口量龐大、為維持需求可能進一步擴大價格折扣,以及主要買家中國與印度持續表現出的購買意願,我們仍認為俄羅斯供應出現大規模中斷的風險有限。」
高盛的分析強調,地緣政治風險正重新塑造石油動態。一方面,OPEC+的閒置產能——估計每日約有500萬桶——為供應衝擊提供了一定的緩衝。然而,正是這樣的產能,在地緣政治緊張升級時,反而可能加劇價格波動。
高盛舉例,美國對伊朗的新制裁或紅海地區的衝突,可能會中斷全球100萬至200萬桶的供應,將布蘭特原油價格推升至2025年中期的85美元附近。反之,若美國實施激進的貿易關稅政策——例如假設的10%全球性關稅——則可能壓抑需求,導致價格在2026年跌破60美元。
這種雙重性為投資者創造了高風險的環境。投資者現在不僅要權衡這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還要考慮它們對全球貿易與能源安全的連鎖效應。高盛認為,未來十年,尤其是亞洲與非洲的新興市場預計將成為石油消費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然而,這種樂觀情緒被兩個關鍵因素所抵消:通膨壓力與電動車的崛起。
高盛指出,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估計,至2026年,電動車每日將取代約60萬桶石油需求。與此同時,為對抗通膨而採取的措施——如聯準會的升息——正在抑制已開發國家的工業與交通需求。對投資者而言,這種增長與收縮之間的拉鋸意味著石油的長期價格底部愈發難以確定。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