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三業上半年獲利減4成 僅銀行業逆勢創高
金融業面臨匯率劇烈波動、國際政經不確定性及資本市場震盪等多重挑戰,導致獲利動能大減。根據金管會統計,今(2025)年上半年包含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投信在內的金融三業,稅前盈餘合計新台幣3,781.16億元,較去(2024)年同期的6,050.76億元大幅衰退37.5%,其中僅銀行業獲利逆勢成長,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保險與證券業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統計資料顯示,今年6月單月金融三業轉虧為盈,稅前盈餘為1,453.41億元,有助彌補前期虧損。不過累計上半年整體明顯不如去年,其中以保險業下跌幅度最為劇烈,稅前盈餘僅194億元,比去年同期滑落91.6%,為近5年同期最低。
壽險業因新台幣急升,5月大虧逾1,000億元,打破歷史紀錄,也導致前5個月虧損高達617億元。所幸6月金管會實施責任準備金暫行措施,9家壽險公司得以挹注2,687億元,回補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單月獲利回升,扭轉連月虧損。今年上半年整體盈餘回到正數35億元,但仍較去年同期的2,145億元大減98.4%。
相較之下,產險業表現較為穩定,2025上半年稅前盈餘為159億元,較去年同期上揚4.6%,主因為承保利益改善,抵銷部分投資市場波動的衝擊。反觀銀行業表現一枝獨秀,今年上半年稅前盈餘3,018.8億元,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0.9%,寫歷年同期新高。其中,本國銀行貢獻2,967.3億元,年增7.3%。
金管會提到,銀行穩健獲利主要因利息與手續費淨收益提升、呆帳費用降低,但投資及其他收益受到市場影響略微收斂。不過,並非所有銀行表現都同樣亮眼,郵政儲匯業因外幣兌換出現損失,前6月稅前虧損182.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驟減224.4億元,為拖累銀行業獲利主因。
至於證券、期貨及投信業獲利同樣探低,上半年合計稅前盈餘為568.3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60.96億元縮減25.3%。其中,證券業獲利為395.63億元,年減34.56%,主要受3、4月股市劇烈震盪與成交量低迷影響,導致自營與經紀業務收入明顯縮水。
相較之下,期貨與投信業則繳出不錯的成績。期貨業上半年稅前盈餘46.7億元,年彈12.04%;投信業賺進126.03億元,年升9.87%。金管會指出,期貨業長握市場波動機會,自營操作表現佳,投信業則因資產管理規模逐步擴大,帶動獲利成長。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