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等關稅上路在即 美消費者要買多少單?全球企業將遭多大打擊?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周一 (4 日) 發布總統川普調整後的「對等關稅」行政命令實施細則,引發全球關注。根據公告,自美東時間周四 (7 日) 零時起,美國海關將對附件一中確定的 69 個國家或地區的進口商品,正式開徵 10% 至 41% 的「對等關稅」。
此外,美國最大貿易夥伴墨西哥、加拿大分別被加徵 25% 和 35% 的關稅,巴西雖適用最低檔 10% 的「對等關稅」,但美國將於周三 (6 日) 起額外加徵 40% 關稅,使得巴西總稅率達 50%,理由是施壓巴西停止針對前總統波索納落的司法調查。
川普 4 月首次宣布該關稅計畫後曾兩度延後,此次再推遲可能性不高,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表示相關關稅「基本已定」。
眾多企業在川普關稅新政宣布之初,為維持市佔率選擇自行消化新增關稅成本。如佔日本對美出口總額 28.3% 的日本汽車製造商,今年上半年在美售價無明顯波動,但今年 3 月到 5 月出口到北美市場的汽車價格下跌了 17.7%,意味著企業獨自承擔了關稅提高的成本。
不過,越來越多跡象顯示,企業維持物價穩定的手段接近極限,關稅正逐步轉嫁給消費者。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玩具製造商美泰兒和孩之寶先前就警告關稅將推高價格,生產日用品的 P&G 也 2 打算從本月開始對四分之一左右的美國產品漲價,平均漲幅為 2.5%。
針對即將上路的「對等關稅」,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計算,美國物價短期內將上漲 1.8%,相當於今年每戶美國家庭平均承受 2400 美元損失。高度依賴進口的商品價格波動更為劇烈,短期內鞋類和服裝價格可能分別上漲 40% 和 38%,長期漲幅仍達 19% 和 17%。
美國童裝製造商卡特表示,若關稅導致成本永久增加,必須找到消化方法。
電子產品方面,對等關稅上路後,電腦、電子及光學設備價格短期可能上漲 18.2%、長期上漲 7.7%,6 月美國電腦價格已較去年同期上漲近 5%。此外,關稅針對上游資源品也可能間接推高其他商品價格。
除漲價外,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測算,對等關稅政策實施後,美國消費者面臨的整體有效平均關稅率將攀升至 18.3%,創 1934 年以來歷史新高,遠高於 2024 年 2.4% 的水平,這將提高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成本,並加劇通膨。
耶魯大學實驗室預計,2025 年及 2026 年美國實質 GDP 年增率將下降 0.5 個百分點,今年底失業率因關稅影響將走升 0.3 個百分點,明年底進一步攀升 0.7 個百分點。
該實驗室的經濟學主任 Ernie Tedeschi 表示,1.8% 的漲幅看似不多,但聯準會 (Fed) 設定的年通膨率目標是 2%,美國面臨的通膨水準比目標高出近一倍。
Fed 主席鮑爾也警告,關稅影響可能是「短暫的」,也可能會引發「更持久的」通膨變化。
更多鉅亨報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