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7月景氣燈號亮「藍燈」 8成產業衰退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2)日公布7月景氣燈號,顯示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8.48分,較6月下降1.38分,為代表「衰退」的藍燈,已經為連續第3個月亮藍燈。其中,有8成產業呈現衰退,其餘像是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電子零組件則是呈現「低迷」的藍黃燈。
7月份不同燈號的消長觀察,呈現衰退的藍燈比重由114年6月的66.76%增加至7月的87.86%,低迷的黃藍燈由19.07%減少至7.66%,持平的綠燈由14.17%減少至4.48%,本月無代表景氣揚升的黃紅燈及繁榮的紅燈。
台經院指出,全球第二季經貿表現受惠於美國關稅政策提前備貨效應而展現韌性,然隨著關稅囤貨效應消退,美中日製造業PMI仍處於緊縮階段。
國內製造業方面,AI創新應用蓬勃發展,帶動電子及資通產品出口成長,惟傳產因需求低迷,出口增幅相對疲軟,加上新台幣匯率相較上年同期升值,以新台幣計價,進出口及外銷訂單年增率增幅縮小,影響需求面表現。
股市在晶片大廠法說釋出樂觀營運,帶動相關類股走強,惟市場觀望貿易談判結果,台股相較上年同期出現價漲量縮,加上製造業廠商看好未來半年景氣表現較上月調查明顯減少,拖累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因此,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114年6月之9.86分,減少1.38分至7月之8.48分,燈號續維持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
7月景氣信號各主要組成項目觀察,僅1項目分數增加、4項分數減少,經本院試算模型加權後,信號值減少1.38分,其中在分數減少方面,以需求面減少0.69分幅度最大,售價面減少0.35分,經營環境面及原物料投入面分別減少0.22分及0.15分,僅成本面增加 0.03分,燈號座落於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
從細部產業來看,基本金屬業受惠於電子零組件需求,靶材等非鐵金屬產量增加,但美歐鋼市需求疲弱,下游客戶採購保守,導致外銷訂單及出口年增率轉弱,需求與售價面指標表現不佳,7月燈號續為藍燈。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因美國客戶備貨推升資通產品出口,但新台幣升值壓縮外銷訂單與生產指數增幅,生產者物價年減幅擴大,拖累需求與售價面表現,燈號續為黃藍燈。
紡織業雖有美國通路商冬季採購需求,但新台幣升值及通膨壓力影響買氣,訂單與輸美表現不如上月,廠商看壞景氣,燈號維持藍燈。紙漿、紙及紙製品業因傳產低迷,生產指數年減幅擴大,經營環境惡化,連續第三個月亮藍燈。化學材料業受國際油價下滑及全球需求不足影響,售價承壓,燈號連續第五個月為藍燈。塑橡膠製品業雖成本壓力稍緩,但國外產能過剩與需求降溫,影響接單動能,燈號連續第四個月為藍燈。
金屬製品業受航太、AI伺服器需求支撐,但國內不動產景氣降溫及關稅影響擴廠意願,燈號續為藍燈。汽車及其零件業因關稅與貨物稅政策不明,新車掛牌數較去年同期下滑22.3%,出口與生產指數衰退,燈號亦為藍燈。電子零組件業雖受AI需求推動,但新台幣升值與美國半導體關稅威脅降低廠商信心,燈號為黃藍燈。
展望未來,台經院提醒,美國對等關稅上路將影響消費表現,推升產品價格,增加通膨壓力,勞動市場疲軟與薪資增幅放緩可能削弱民眾購買力,衝擊美國經濟表現。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對半導體產品課徵100%或300%關稅,及對鋼鋁產品擴大課徵50%關稅,將制約未赴美投資的半導體業者及傳統產業出口表現。
中國近期推動「反內捲」政策,規範產業過度競爭與產能過剩,內需消費與信心能否提升將影響經濟走勢。台經院強調,製造業需審慎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全球需求疲弱、新台幣升值及中國政策變數等四大挑戰,以維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