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8 月美中台製造業 PMI 公佈!好壞參半
重點整理
美國 8 月 製造業 PMI 上升至 48.7(前 48),略低於預期且處於收縮,新訂單今年首度回升至擴張區間的 51.4(前 47.1),但生產滑落至 47.8(前 51.4),主要來自關稅不確定性帶來的成本壓力。
台灣 8 月 製造業 PMI 小幅下滑至 47.9(前 48), 廠商對未來六個月展望同步回落至 37.6(前 38.6),產業間表現不均,對等關稅加重分化。
中國 8 月 官方製造業 PMI 微幅上升至 49.4(前 49.3),生產經營預期回升至 53.7(前 52.6),且財新 PMI 回歸 50.5(前 49.5)擴張區,中美關稅休戰支撐廠商預期。
綜上所述,MM 製造業週期指數 回落至 -0.27(前 -0.2),美國關稅政策持續造成製造業波動,所幸客戶庫存仍處低檔,不易有大幅修正風險。
MM 研究員
美國 8 月製造業 PMI 略低於預期,關稅仍對製造業形成一定壓力
美國 8 月 製造業 PMI 48.7(前 48.0),有所回升但略低於市場預期的 49.0,細項當中新訂單出現較明顯改善,上升至 51.4(前 47.1),為今年 1 月以來首次重回擴張區間,不過與之相對的,是生產下滑至 47.8(前 51.4),使整體製造業改善幅度有限。
而受訪者回應依舊普遍提到關稅帶來的各種不確定性與成本壓力,即便是本次顯著好轉的新訂單,每一則正面評論也對應到 2.5 則表達對短期需求擔憂的負面評論,顯示關稅逐步生效下,仍對製造業造成一定壓力。所幸觀察終端的客戶端存貨 44.6(前 45.7)維持收縮區間,庫存依舊受控,整體製造業循環目前仍未看到大幅修正風險。
台灣製造業 PMI 反映對等關稅造成的產業分岐加劇
台灣 8 月 製造業 PMI 下滑至 47.9(前 48),但細項中新訂單和生產指數分別上升至 45.9(前 45.4)和 46(前 45.1),人力僱傭也上升至 49.6(前 47.9)接近榮枯線,但在對等關稅衝擊下廠商預期仍悲觀,對未來六個月展望下滑至 37.6(前 38.6),客戶庫存則連兩月下滑至 45.9(前 46.7)。
若從產業觀察,主要向上的支撐來自「電子光學」和「化學生技醫療」,分別為 48.5(前 47.1)和 54.4(前 53.2),但「電力暨機械設備」、「基礎原物料」、「交通工具」等產業顯著滑落,分別為 45.7(前 52.4)、 44.7(前 46)和 37.5(前 51.1),這些領域也是我們 快報 中提到受對等關稅影響最大的產業,台灣整體產業的分化持續加深。
中國 8 月 PMI 受高科技延續支撐,反內卷改善傳產和價格預期
8 月中國 官方製造業 PMI 持穩在 49.4(前 49.3),微幅上升 0.1 個百分點,生產經營預期指數 53.7(52.6)回升顯著,另一統計口徑財新 PMI 50.5(49.5)則升入擴張區間,部分反應中美關稅再度休戰三個月下,對廠商預期的穩固。
觀察官方 PMI 細項,生產 50.8(前 50.5)穩定在擴張區間,新訂單 49.5(前 49.4)變化不大,而成品庫存有所下降 46.8(前 47.4),推動整體「新訂單減庫存」指標回升至 2.7(前 2.0)。
產業結構上看,新質生產力相關的高技術製造業 51.9(前 50.6)擴張速度加快,傳產類的高耗能產業 PMI 48.2(前 48.0)保持收縮區間,但受反內卷政策預期催化持續改善,原材料購進價格、工業出廠價格更是連續三個月回升,本月為 53.3(前 51.5)、 49.1(前 48.3)。
結論
我們持續看到美國關稅政策對製造業造成的波動,中國因關稅戰休戰而暫時穩定,但美國和台灣普遍面臨一定的壓力,廠商預期轉弱,對等關稅在 8/7 確定課徵後,提前拉貨也暫告一段落,所幸台、美、中庫存端都位於低檔,也使得整體週期有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