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超級富豪的興趣排行榜!工作、慈善、運動⋯第1名獲「壓倒性勝利」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08月25日02:00 • Uho編輯部

你知道世界超級富豪的嗜好嗎?前東京國稅局的國稅稽查官小林義崇於《致富原子習慣》一書中,基於10多年在日本國稅局的工作經驗,解密富人都在做的29個養錢法則,包括資產規劃、節稅方法,只要了解富人的行為模式,就能發現掌握財富密碼的理財金律,進而晉升富豪階級。以下為原書摘文:

為什麼國稅局要調查富人嗜好?

有一次在核對個案的遺產稅申報書時,發現列為「家用財產」的金額將近1000 萬日圓。家用財產指的是家具或家產,通常在幾十萬日圓以內,所以我就核對申報書的附加資料,發現家用財產多半是幾只高級手錶。

恐怕是已故的被繼承人有蒐集手錶的嗜好吧。高級品牌的手錶不但會提升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即使是中古貨也能高價變現,所以也兼具投資的功用。我最近也買了小額藝術品,既能在支持藝術家的同時也滿足占有欲,將來出現資產價值的可能性也不是零,所以我覺得這樣用錢並不壞。

就像這樣,死者的嗜好有時也會影響遺產稅申報。因此我在調查遺產稅時,一定會問:「已故被繼承人的嗜好是什麼。」稅務署人員詢問這類事情時,許多繼承人也會露出詫異的表情,還常常出現「為什麼要問這種事」「這和遺產稅有關係嗎」的反應。

就如前面所言,遺產稅和嗜好的關聯並不少。為求簡單易懂,這裡就舉「嗜好是投資」的個案為例。假如嗜好是投資,遺產稅的申報書卻沒有記載金融資產,就會顯得很奇妙。這種情況或許是有漏報的股票或投資信託,要再次調查證券公司。

如果個案「經常為了興趣而出國旅行」,這也是國稅局官員會在意的資訊。亦如前面所言,富人傾向於積極投資海外,或許在國外藏有大筆財產。要根據這樣的推測決定調查方針,設想「海外是否留有財產」並「調查匯款往國外的紀錄」。

將工作變成最大的興趣

調查遺產稅過程中詢問被繼承人的嗜好時,常得到的回答是「工作就是興趣」,也有很多人說「父親是工作狂,沒有興趣」,於是就在我心裡強化「有錢人幾乎沒有休閒興趣」的印象。既然被繼承人留下數以億計的資產身亡,想必多半還是熱衷於工作的人。當然,其中也有個案是有不少嗜好與興趣的,但多半是閱讀、園藝及其他花費不多的事情。

關於世界超級富人的嗜好和關心的事,Wealth-X 調查公司發表以下的排行榜。這項調查是以擁有3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9.6 億元)以上資產的超級富人為目標。只要看看排行榜就知道,「商務」位居壓倒性的第一名。列在第2名以後的項目,也和富人給人的印象相符。

【世界超級富豪的嗜好和關心的事】

第1名:做生意(56.9%)
第2名:慈善活動、社會服務(38.6%)
第3名:運動(33.0%)
第4名:金融(28.3%)
第5名:教育(17.8%)
第6名:戶外活動(17.3%)
第7名:演講(15.2%)

我也體會到,樂在工作就會讓收入增加。而且將錢用在自己的工作上會帶來更多的收入,產生良性循環。我看過的富人雖然生活簡樸,但在做生意方面則會花大筆錢。

比如說,我調查遺產稅時問出對方的嗜好是打高爾夫,不過對方的目的其實是強化與特定會員之間的交際。以前高爾夫的會員權利本身就具有資產上的價值,但這更是一種投資,可望從高爾夫獲得對生意的正面影響。

我自己絕非工作狂,但在獨立執業之後,就不知怎的明白到富人熱衷於工作的理由。比如我為了工作兼嗜好而開始製作YouTube影片,當觀看次數不斷增加,獲得若干收入之後,就變得比當初還要開心。藉由自己的別出心裁,帶給他人一些啟發又增加收入,果然很有趣。

另外,我也持續將閱讀和學習英文當作嗜好,這些事能夠充分活用到撰稿人的工作上。雖然YouTuber 是具代表性的例子,但現在是工作和嗜好界線模糊的時代。表達自己的喜好,獲得龐大收入的人正在增加。拜科技之賜,將來想必可以輕鬆把嗜好活用在工作上,從工作的層面重新思考自己的嗜好,相信會很有趣。

(本文摘自/致富原子習慣:前國稅局官員解密,有錢人不說,卻默默在做的29個養錢法則/樂金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60歲女上班就咳嗽、胸悶!一照肺部「全是白色滿天星」 醫立即勸:換工作

姊妹淘
02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手機頸上身!20歲女大生頸椎退化如中老年人

TVBS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