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葉丙成洩個資惹風波》教育部認未違性平法 台大學生會批「知法玩法」 北檢分案偵辦

信傳媒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陳稚華
葉丙成性平爭議持續發酵,台大學生會要求其公開道歉並檢討制度漏洞。(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近期,教育部政務次長、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涉及性別平等法(性平法)爭議,引發社會與校園熱議。

本案始於台大一名女學生(簡稱Y女)向校方反映遭受性騷擾的事件,葉丙成卻在今年4月的臉書貼文涉及洩漏該學生個資,導致受害學生隱私洩露。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3個月後,認定此案未違反性別平等教育法,葉隨即辭職。然經當事女學生告訴、民眾告發,北檢已分他字案,調查葉丙成被控洩漏個資案。

性平會調查結果指出葉丙成不適用性平法第23條第2項保密義務規定,認定未違性平法,教育部同時指出,將依照公務員服務法及相關規範,進一步釐清葉丙成行為是否涉及損害公務員名譽及政府信譽。

不過台大學生會與部分團體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認為調查結論存在漏洞與偏袒,並要求葉丙成公開道歉與教育部重新審查。台大學生會25日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當事人Y女也親自到場,指出葉丙成從未對她說出「對不起」3個字,教育部的調查結果讓她徹底崩潰。

據台大學生會指出,葉丙成在事件發生後,未曾直接向當事人致歉,而是在臉書發布聲明,看似「致歉」,實則強調自己「關懷學生」的形象,未正面承擔責任。「這不是道歉,而是沽名釣譽,是把受害者的痛苦,再度拿來包裝自己。」台大學生會長陳柏承指出。

台大學生會批教育部「知法玩法」,提3大訴求補漏洞

陳柏承表示台大學生會對教育部調查結果強烈不滿,認為教育部的結論是「知法玩法」,刻意拆分責任以開脫葉丙成。並批評報告中的理由荒謬,如同有人偷看提款密碼卻辯稱「靠近一點才看清所以不算偷看」,是對真相的扭曲與制度的鬧劇。

陳柏承指出,葉丙成即便請辭,仍可能回到台大任教,繼續以「翻轉教育」的形象包裝自己,而受害學生卻必須承受二次、三次傷害。他批評社會有聲音認為葉丙成因事件失去教育部次長職位是「台灣教育的損失」,這種邏輯危險,傳遞出「有名望、有貢獻的人可被原諒一切錯誤」的訊息。

針對該事件,台大學生會提出3大訴求:

1. 葉丙成必須公開、真誠向當事人道歉,承認錯誤與負責。
2. 教育部必須退回失格調查,重新釐清責任,避免知法開脫。
3. 性平制度必須修補漏洞,確保未來學生不再受類似傷害。

學生會強調,追責不僅為了Y女,也為了所有可能面臨相同事件的學生。他們表示,若此次事件未徹底追責,未來的受害者只會更快出現,制度與責任不容閃避。

專家建議:性平教育與心理支援不可缺位

事件曝光後,也引發社會各界廣泛討論。有學者指出,教育部調查報告的法律解釋過於狹隘,忽略了實際對受害學生造成的心理傷害,並認為即便法律技術上未違法,葉丙成仍應承擔道德與教育責任。

另一方面,也有聲音認為葉丙成在教育與科技領域貢獻突出,其學術成就不應因單一事件完全否定,但普遍共識是,學術成就不能成為逃避責任的理由。

而台大校內學生與教師對事件意見分歧,有學生表示,對教育部與校方的處理結果失望,擔憂校園性平制度漏洞可能讓更多受害者被忽視;也有部分教職員呼籲理性看待事件,認為應區分法律責任與道德責任,並以制度改善為主。

不過有專家表示,此次事件仍突顯台大乃至全台性平制度存在的漏洞。例如:

1. 調查成員與教師的保密義務範圍界定不清。
2. 個資法與性平法的交叉責任未明。
3. 受害者在制度內缺乏足夠保護,容易受到二次傷害。

專家建議,性平制度應針對教師、學生及行政人員進行完整教育,明確保密與報告義務,同時建立受害者心理支持與法律支援機制,確保校園安全。

社會各界反應:「法律合規」不等於「道德合理」

有法律學者向《信傳媒》指出,事件中教育部的調查雖依法進行,但法律合規不等於道德合理。道德責任與教育專業形象同樣重要,若教師僅依法律漏洞規避責任,將損及校園信任與教育正義。

學者提醒,洩露受害者隱私可能造成長期心理創傷,學校與教育部應提供心理諮商與支援,並檢討制度設計,避免未來再發生類似事件。

他也強調葉丙成違性平法爭議事件,從個人行為、制度漏洞到教育部調查結果,反映出台灣高等教育在性平保護、制度設計與法律與道德責任平衡上的挑戰,台大學生會的三大訴求及各界的討論,對制度改革與校園安全都有重要參考價值。如何在保障學生權益的同時,兼顧教師專業與法律程序,將是台灣教育體制需要深思的課題。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10層樓深山谷被填平 檢察官揪「棄土一條龍」:不願山谷在沉默中死去

聯合新聞網
02

23天來單方面追求!男吃火鍋「一眼愛上」已婚女店員

EBC 東森新聞
03

日籍男子西門町舉五星旗 高喊「台灣是中國」 遭移民署驅逐出境

EBC 東森新聞
04

恐怖接生慘劇!印尼婦懷4.2KG寶寶「頭顱被扯斷」滾地 身體還留孕肚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最新消息

遭冒名開設抖音帳號 王世堅怒斥:已著手蒐證報案

華視新聞

幌子?朱交棒唯一掛念柯、黨工?還是怕被咬?

民視新聞網

高金素梅質問是誰窮台 卓榮泰:台灣哪一點窮

中央通訊社

盧秀燕不選黨主席錯失2028先機?名嘴:恐淪「侯2.0」!

民視新聞網

蘇雨柔探訪自赫松撤離的老夫妻(圖)

中央通訊社

歷經38年竹科三期「動」起來! 竹縣長楊文科重啟6年多來一大進展!

勁報

陳奇祿溫州街故居文化資產價值審議(圖)

中央通訊社

關稅資訊紛雜打擊信心和談判團隊 陳亭妃籲支持受創產業找回自信

新頭殼

北環段施工意外 北市捷運局依法裁罰廠商(圖)

中央通訊社

蘇雨柔手上刺青紀念曾聖光(圖)

中央通訊社

韓國網紅台中聚奎居體驗漢服(圖)

中央通訊社

台中市觀旅局協助客運業者強化司機外語溝通(圖)

中央通訊社

曾聖光母親蘇雨柔到訪利查基夫公墓(圖)

中央通訊社

與谷立言會面 藍委:大家都不希望國防被當鬥爭工具

中央通訊社

蘇雨柔拿著印有曾聖光的旗幟(圖)

中央通訊社

獨家/愛犬竄出害女騎士摔車受傷 飼主:有繫牽繩

EBC 東森新聞
影音

板前料理夯! 與饕客建立「互動感」.享受五感體驗

華視影音

板前料理夯! 與饕客建立「互動感」.享受五感體驗

華視新聞

台灣志願兵曾聖光母親重訪烏克蘭 走出喪子傷痛

中央通訊社

首度跨足西式料理 「豊漁」併購米其林一星餐廳

華視新聞
影音

首度跨足西式料理 「豊漁」併購米其林一星餐廳

華視影音

東海路思義教堂照明設計 奪國際2大獎(圖)

中央通訊社

漢來美食「島語」高雄展店(圖)

中央通訊社

攜手全聯推廣台南最強美食虱目魚 黃偉哲大讚營養美味CP值高

新頭殼

新店男遺產心結難解 38年後再度化身縱火犯

NOWNEWS今日新聞

新聞360》中共閱兵曝「三大內傷」!學者諷習近平:蠻牛撞牆!

自由電子報

台南國1北外環交流道估115年底完工(圖)

中央通訊社

獨家/憲兵情殺案二審將宣判 家屬淚訴凶手「稱自首拚減刑」

EBC 東森新聞

義大利籍旅客遺失皮夾 台中警成功尋人(圖)

中央通訊社

谷立言見顧立雄後再會藍委 聚焦防衛合作

NOWNEWS今日新聞

志願役加薪案政院聲請釋憲 國防部:若合憲追溯補齊

中廣新聞網

被問「釋放柯文哲」?賴清德疑似罵記者「馬的」 網友靠AI辨識嘴型抓包

台灣好新聞
影音

綠黨團幹部剩2人!請辭黨團總召? 柯建銘未正面回應

華視影音

綠黨團幹部剩2人!請辭黨團總召? 柯建銘未正面回應

華視新聞

討嘸錢!6旬翁38年前就曾縱火1/暗夜縱火燒車釀8傷 六旬翁逃8小時落網

鏡新聞

討嘸錢!6旬翁38年前就曾縱火2/預謀犯案!疑為錢與親弟鬧翻縱火 怒燒車險害命

鏡新聞

藍營將修法「停砍年金」! 綠委:讓退撫基金提早破產

華視新聞
影音

藍營將修法「停砍年金」! 綠委:讓退撫基金提早破產

華視影音
影音

朱交盧不接! 李乾龍會見王金平 談黨魁:努力整合中

華視影音

朱交盧不接! 李乾龍會見王金平 談黨魁:努力整合中

華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