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人物》從無名小站、正興街到現在的老朋友,專訪圖文創作者beat《浪費才華的日子》

Openbook閱讀誌

更新於 04月08日06:13 • 發布於 04月08日03:00 • 翁稷安

圖文創作者beat一派輕鬆的走入約訪的咖啡店,完全看不出剛剛從臺南趕來的舟車勞頓。在場的除了訪談的我和攝影師以外,還有出版社的責任編輯和行銷企劃。有趣的是在座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見到beat,《浪費才華的日子:靈魂暗夜修復記》出版的過程,作者與出版社雙方幾乎只用電子郵件溝通,訪談變成了初見面的「網聚」,大家好像熟稔卻又陌生。

這或許是許多關注beat的讀者常有的心情吧。從無名小站開始,他以單幅圖像加上簡單的文字記錄並分享生活點滴,幽默而親切。以部落格為起點,轉換到不同的社群平台,他開始將創作觸角延伸到不同領域,但多數人印象最深的應該還是他對生活的訴說。觀看beat張貼的作品,與其說在閱讀或欣賞,更像是定期關心一位老朋友最近的生活,即使從來不曾謀面。

剛坐下的beat馬上招呼大家說先來玩個遊戲。他手裡拿著自製的書籤,一面是書裡的插畫,另一面是他親筆寫下書中的句子,每張不同,像籤詩一樣。他說在未來的新書活動,可以發給到場的聽眾。這樣的舉動不只貼心,也反映著《浪費才華的日子》的屬性:這本記錄beat從中年身心卡關的困境中慢慢走出的圖文書,有他個人親身的體悟和感受,沒有故弄玄虛的高談闊論,更像朋友分享「走出來」的經驗。就像他最初想出版這本書的理由:「希望這會是一本讀完,讓讀者感到堅強和勇氣的書籍。」

人生的卡關都是長期的積累,就像書中的修復,必須回顧人生的每個段落才能釐清前因後果。

《浪費才華的日子:靈魂暗夜修復記》© beat/大塊文化

➤升學與無名小站

beat從小就喜歡畫畫,小學數學作業簿裡的方格,是他最早發表創作的天地。他一天可以畫完一本,產量驚人。他忍不住笑說:「可見都沒有在上課。」時隔多年,只記得內容「大概就是生活的大小事吧。」beat畫完後就在班上傳閱,連老師偶爾都會拿來翻閱。傳回來的本子,同學會在旁邊留下評語,「就像現在的留言回應吧!」

中學面臨升學的選擇,beat想選復興美工,但在那升學主義掛帥的年代,被家裡打了回票。最後雙方各退一步,beat繼續留在普通高中考大學,家裡則允許他報考美術系。然而,非科班出身,加上成績不是那麼突出,挑戰美術系結果就是名落孫山,開啟了《浪費才華的日子》提到「像籠飼雞一樣壓縮的活著」的重考生活。

幾經波折,beat如願考上東海美術系。人生第一次離家生活,加上能完全沉浸在繪畫裡,讓他感受到了自由的滋味,「跟世界的關係撥雲見日,那是人生的第二次誕生。」在美術系時beat接觸了油畫、膠彩、水墨、複合媒材等等的創作,也看了大量的電影,藝術成為生活的重心。beat很享受系上的氣氛,他不再是班上唯一會畫畫的人,周圍的同學和師長都在創作,讓他可以觀察大家的想法,彼此切磋。

《浪費才華的日子:靈魂暗夜修復記》© beat/大塊文化

但一直要到他在南藝大研究所,攻讀紀錄片拍攝的時候,beat才開始創作插畫的念頭。因為紀錄片的拍攝曠日廢時,一部作品的完成都以「年」為單位:「拍片是很迂迴的過程,我想重拾一些比較直接的表達方式。」恰巧遇上無名小站開站,beat於是利用部落格這個新媒介發表創作。內容一樣以生活紀錄為主,一開始只有朋友觀看,「只是想要單純的輸出」,彷彿又回到了小時候。

無名小站很適合單幅的圖像,無需特意加上邊框,剛好符合beat的作畫習慣,也漸漸成為他的特色,「我沒有特意去創造什麼風格,只是我知道哪些東西自己比較不擅長,哪些東西是這個格式可以被接受的。」隨著觀看人數增加,他也開始接一些插畫的工作,即使面對業主的請託,beat也只是專注在「有沒有我的圖可以發揮的空間」。

beat曾經試著畫過分格的漫畫,但總覺得不太自在,也才發現自己畫圖時很不喜歡畫格子。為什麼不喜歡畫格子?他認真的想了想:「我覺得我需要空間,延伸的空間。」這也是為何比起前作《退休的貓侍衛》,《浪費才華的日子》的圖明顯小了很多,有著大量的留白。一旁的編輯忍不住表示, beat總是不斷要求把書中的圖縮小,讓他感到十分意外。beat解釋空白是他構圖的重要元素:「對我來說那些空白就像是空氣吧,我可能需要含氧量比較多的地方,尤其這本書。」

這或許也反應著beat中年時身處的缺氧狀態。30歲時衝刺事業,插畫之外,也花費大量的精力在拍攝紀錄片。工作帶來的充實感,讓beat在不知不覺超過了身心的負荷,忙碌更成為戒不掉的習慣。就算沒有工作,閒不下來的他也會努力把時間填滿,想辦法進修自己。事後回想,他覺得已經到了有點「變態」的地步。

➤中年之苦

長期處在緊繃狀態,beat一開始沒有察覺不對,頂多常常很累,三不五時生病,直到40歲前後,突然感覺撞到一堵牆。「身體會告訴你」,體力的衰退、情緒的起伏,忽略了這些警訊,結果就是他口中的人生三大關卡,感情、工作、健康三者一起爆炸。

《浪費才華的日子》就在這樣支離破碎的狀態開始。要走出低谷,也還是得由身體出發。在不同療程裡,beat重新去感受身體,從起初的陌生,到「重新把自己長出來」。beat強調:「把自己長出來,不只是去思考我的人生怎麼了,而是要讓自己的身體感受到安全,把自己引領到安全的地方。」覺得安全,「讓你覺得掉下去沒關係,我不會死,你才不會逃,才會留下來將自己心中的結一一解開。」

人心當然還是會浮動不安,外界許多人事物還是會讓你動搖,所以更關鍵的是知道什麼是「安全的感覺」,這樣才能隨時再把自己接住。對beat來說,安全感是先從身體的「觸覺」開始,那是文詞或言語無法提供的。旁人或自己的千言萬語,抵不過身體直接的回應,「安全感就是和自己身體的對話。」

詢問beat覺得自己現在是安全的嗎?他堅定的回覆:「現在的我,可以把自己帶到安全的地方。」

每次療程結束,beat都會花上一定的時間留下紀錄,想進一步將私人紀錄轉化成公開出版的書籍。因為人生的苦惱不出那幾個共同的面向,「越私人的其實越公共」,所以他想把自己的經歷公開,觸動那些有同樣焦慮和苦惱的讀者。

《浪費才華的日子:靈魂暗夜修復記》© beat/大塊文化

要將私人的故事轉換成他人的共鳴,重點在選擇什麼「角度」切入,一旦角度確定,就能判斷哪些內容能引起諸讀者的同感。另外的重點則是「距離」,要經由一定時間的沉澱,才有辦法記錄整理成給他人閱讀的模樣,「要過去才能寫」,這也是他在治療中學到的「回溯」。

beat用他熟悉的影像工作譬喻,「回溯」自己的人生,不只是有系統的幫自己做個維基百科或寫作傳記,更接近進由重新「剪輯」自己的人生,進而理解每個不同段落的經歷和意義。

正式進行前,beat很慎重的先試寫了一篇,讓親近的友人過目,得到正面回應後,才繼續後續的寫作。創作《退休的貓侍衛》時,beat給自己連續100天每日一篇圖文日記的挑戰,且多數內容都曾刊登在社群媒體。《浪費才華的日子》則是在書稿大致完成後,直接交給出版社。寫作的時間前後約莫花了兩、三個月,先完成文字,才開始配上圖畫。「但文字寫完,圖其實畫得很快。」beat說道,「對我來說,這本書的骨幹是文字,會糾結的也是文字,文字一旦過關了,配圖對我來講其實滿順的。」

這樣的工作模式,是一種和自己的相處,「如果能和自己相處,我覺得你大概和其他的關係都不會太難處理,因為關係都是以你和自己的關係延伸出去的。」beat再度聊到「框」。人生總有太多的「框」,框住人們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模樣。beat並不完全否認這些「框」的價值,但人們很容易忘記,這些框架是外界強加的,而非出於自己的需要。

「任何事不要出於『應該』,而是出於『想要』,一旦動機是『應該』那就把自己陷入框框了。」beat進一步解釋,「社會期盼並不是不好,你不用完全排除『應該』,但一定要去追問為什麼『應該』?」框架必須多少出自自己的喜好、長項、興趣,不只是盲目去滿足外在的期望,而是為了讓內心感到自在。他希望自己的經驗,能給予讀者勇氣,讓讀者知道不用凡事都背負著那些非如何不可的「框」。

➤畫畫

在2016年的一篇筆訪裡,beat回答畫畫對他的意義:「是一種讓別人不太容易討厭你的技能啊……」他解釋當時的想法,作為一名女同志,在成長過程裡總會有種「異類」的感覺,讓他一直有種「看別人臉色長大」的感覺。尤其國小到中學,會畫畫這件事就成為他「某種保命符吧!」即使「檯面上不被重視,但私底下很受歡迎。」

那麼對於2025年的他,近10年過去了,畫畫又是什麼呢?「畫畫是我的同事,是一位一起工作很久的同事」,他毫不猶豫地回覆。他說和這位「同事」的關係起起伏伏,終於找到對彼此更好的模式。不管文字或圖畫,都只是表現的形式,創作的真正核心還是回歸自己,「我真正的合作對象是自己的身心,表現的手法就真的只是共事的同事而已。」

相較30幾歲時「沒有辦法放飛自己,更不可能允許自己掉下去。」現在的beat像是〈風景〉一篇裡寫下的:「不讓事情追著跑,不讓自己躲進計畫裡去感覺充實,不用達到目標去感受自己的價值。不是不再計畫,而是把計畫當成一種邀請,邀請人事物的發生,盡心建立適合人事物發生的環境。」

放鬆應該是「邀請」,營造合適的環境或條件,讓一切自然而然的發生,水到渠成。就像當初大塊出版日本漫畫家吉田戰車的新書《扁你喔》時,行銷詢問beat是否願意擔任推薦人,身為吉田粉絲的beat二話不說馬上答應,回信時順道提及手邊已有整理好的稿件,不知大塊是否願意出版,就這樣催生了《浪費才華的日子》的問世。

最後,請beat用季節形容自己現在的狀態,他說應該是6月的初夏,「已經過了休養階段,覺得好像可以來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是要「準備去曬太陽的感覺吧。」●

浪費才華的日子
作者:beat
出版:大塊文化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beat

擁有紀實魂的圖像創作者,作品在漫畫與紀錄片間遊走。

2014年在台南正興街畫出一堆正興貓,2022年出版圖文書《退休的貓侍衛》。不定期舉辦似顏繪活動、開非典型成人畫畫/影像創作課。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定期贊助

  • 單筆贊助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 翁稷安(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桑杉學 2025-04-08 11:00 浪費才華的日子, beat, 圖文創作者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與AI共處的未來

當全球AI浪潮襲來,你是否會擔心未來發展?黃仁勳曾直言:沒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快儲水!全台7縣市多區域明天起停水 「最長影響8天」範圍一次看

CTWANT
02

大罷免0:25遭完封 南鯤鯓代天府國運籤「任他改求終不過」早示警

鏡週刊
03

一生只愛一個人!這4個星座最「死忠」,認定你後就不輕言放手

姊妹淘
04

「穿泳褲進站」遭拒!男子錯過火車嗆聲 警告知恐罰款秒道歉

TVBS
05

情侶吃鐵板燒「狂點山珍海味」 他鄰座不爽:炫耀給誰看?見1舉動消氣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

Justin Chou
裝神弄鬼
04月14日16:10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台南市府「屋損慰助金」簡化流程!首波最快下週入帳

TVBS

中南部5天豪雨警戒!西南風夾帶水氣 週二、三恐有豪雨災情

新頭殼

【育兒新知】過度教養了嗎?爸媽退一步,才能看到孩子進步

信誼基金會

新加坡動物園雄馬來虎「Arhaa」報到 想跟「Shima」配對得先過檢疫期

藝點新聞

台中以北8縣市注意大雨 宜蘭嚴防豪雨

中央通訊社

龍鬚菜產季來了!農糧署揭挑選秘訣 「2步驟」炒出神級美味

TVBS

德國世大運/「來都來了!認識一下」中國想搶賀電 體育署長奇招反制

鏡週刊

洗衣機用溫水浪費錢又不乾淨 專家揭1溫度達最佳消毒效果

CTWANT

台鐵「大武至瀧溪」恢復通車 大鳥隧道漏水搶修完成

台視

尪出差日本5天嘆「屁股破皮了」 過來人曝經歷:真的超痛!解方曝

CTWANT

單日2金2銀1銅 丁彥宸等拉尾盤 誰羽爭鋒

中華日報

4個讓媽媽「多喝一杯咖啡」的聰明DIY小點子,在家陪孩子一起Play

媽媽寶寶

3連戰 兄弟象橫掃統一獅

中華日報

高雄最終場 二姊:胖2.5公斤

中華日報

中市超人消防營 寓教於樂

中華日報

中市原民影片徵選 頒獎

中華日報

大武至瀧溪間隧道溢水 搶修完畢恢復通車(圖)

中央通訊社

基隆佛心便當店爆紅! 排骨飯+3菜只要50元

EBC 東森新聞

高愛倫新書教你守住愛與財

中華日報

輕質土變藝術品 親子共創

中華日報

江蕙演唱會帶動夜市商機

中華日報

嘉義公園3棵百年黑松挺過颱風

中華日報

新/台鐵大武-瀧溪恢復雙向正常通行

EBC 東森新聞

台灣行銷人協會x竹縣社群自媒體工會 自媒體小聚挹注社群經濟新動能

勁報

台鐵大武至瀧溪間恢復通車 公路接駁疏運1548人

中央通訊社

守護社會安全網 屏東三社工獲獎

中華日報

「行人死傷全國第2高」逆轉了 基隆靠這幾招+強力執法見效

CTWANT

守護高美濕地陸蟹 身體力行

中華日報

貢寮海洋音樂祭 萬人朝聖

中華日報

星夜沙丘音樂會 三金歌后萬芳開唱

中華日報

雨彈狂炸北部5縣市 氣象署示警大雷雨將下到「這時候」

民視新聞網

遊梨山避暑幸福巴士帶路 中市交通局推高海拔觀光包車帶你吃桃品茶

中華日報

百年古蹟化身藝文生活場域 竹市「100進行市」文創市集熱鬧謝幕

勁報

防強降雨致災 中市三級應變

中華日報

大安表彰模範父親與好人好事

中華日報

7縣市居民注意!明天早上開始停水「最長影響8天」

TVBS
影音

曾貴海逝世1週年 集結遺作出版《星期八》

客家新聞影音

曾貴海逝世1週年 集結遺作出版《星期八》

客家電視

2024年台灣均溫24.6度 氣象署:史上最暖

中央通訊社

南迴鐵路大武至瀧溪站搶修完畢 20:02恢復行駛

自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