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推出首款國產消防機器人,滅火、運輸設備、牽引消防車樣樣行
自從 2022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空中無人機技術成為戰爭焦點,而烏克蘭更在今年春天宣布計劃部署 15,000 台地面機器人(Unmanned ground vehicle,或稱地面無人機、UGV),希望分擔人類戰爭的重擔。如今,烏克蘭的緊急應變能力迎來新進展──烏克蘭國家應急服務(State Emergency Service, SES)近日正式接收首款由烏克蘭本土製造的消防機器人。
提升高風險任務安全性,機器人強化現場支援能力
烏克蘭媒體《UNITED24 Media》報導,這款消防機器人不只具備導引水流進行滅火的功能,還能在惡劣環境下執行設備運輸、充當牽引平台以協助拖曳其他設備,這使其在火場或爆炸等災害現場中,成為取代人力進入危險區域的重要輔助工具。
根據烏克蘭 SES,這款國產消防機器人是以慈善方式捐贈,現已正式部署至前線單位。交接儀式中,救難人員接受了基本操作與訓練,並在實地條件下進行性能測試。SES 表示,這套機器人系統有望大幅提升應變作業效率,並加強人員的安全保障。
非首次使用機器人救災,烏克蘭加速導入救災科技
儘管這是首台由烏克蘭自主研發的消防機器人正式服役,但該國在過去已嘗試導入國外設備協助應對災難。
2024 年,SES 曾啟用德國製 Magirus Wolf R1 消防機器人,用於俄羅斯飛彈襲擊後的火場中執行滅火任務。此外,在 2025 年 6 月,基輔市緊急救援人員也部署了葡萄牙提供的 Ka-32 消防直升機,應對俄軍無人機與飛彈襲擊引發的大火,並成功於人力難以抵達的高樓與住宅區進行滅火作業。
烏克蘭積極研發地面機器人,建立自主防衛實力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烏克蘭目前約有 40 家廠商生產大約 200 款地面無人機(UGV),其中多數為私人企業。這些無人地面載具主要分為三大類:物流支援型,用於運送燃料、水和撤離等;工程支援型,負責佈雷、掃雷和通訊等;以及比例較少但同樣重要的戰鬥支援型,例如配備榴彈發射器或無人機獵捕砲塔的平台。
在戰時資源有限、外部支援受限的情況下,烏克蘭國產消防機器人的誕生,除了展現出烏克蘭的工程研發實力,也反映出其在強化自主防衛與民防系統的積極程度。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UNITED24 Media》、《RBC-UKRAINE》、烏克蘭國家應急服務、《Economist》,首圖來源:ДСНС України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