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守護偏鄉秉持初衷 仁心仁術代代接棒

大愛新聞

發布於 4小時前

大林慈濟醫院建院初期,偏鄉地區,很少醫生願意來,所以醫生非常少,其中有許多位年輕外科醫師,都是從花蓮慈院來的,開院元老級的代表就是副院長陳金城,當時他是雲嘉地區少數的神經外科醫師。他回想當年神經外科只有他一位醫師,365天都必須值班。25年的歲月,是外科醫師醫術的高峰,但如何傳承醫術也是重點,這些年培養許多優秀的新生代醫生,就像一場馬拉松,一棒接一棒,也是大林慈院邁向永續的精神。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陳金城:「先了解到病人是哪邊的症狀,那它的位置應該是哪一節,都要先確認下來,那已經在腦中已經運作過一遍,每一台刀,每一次都要運作過,真正進到開刀房前,還要再看一遍,片子再確認,再確認,這樣才不會有失誤的機會。」

在腦海中將手術流程跑過一遍,是大林慈院副院長陳金城開刀前的儀式感,25年來,超過上萬台刀,始終堅持。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陳金城:「病人是第四、五腰椎的椎間盤突出,一點脊椎不穩定,所以今天要做的手術是,微創椎間盤垂直減壓,融合器置入骨釘固定。」

25年的歲月積累,讓外科醫師的技術攀向高峰,這時傳承也成了另一項挑戰。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陳金城:「這個地方有一點肌肉把它清乾淨,看到底下那個骨頭,我把這邊磨掉。」

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 吳宗憲:「在教學的方面,他(陳金城)很樂於教學,不只是我,就是連來的見習實習學生,他都很樂意帶著他們,傳授一些相關神經外科的知識。」

傳承的同時,還要不斷追求新知,提高醫療水準。

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黃介琦:「我們醫院就是,最近裝那個達文西(機械手臂),對我們老師來講也是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一個新的學生來,他有一個新的想法來挑戰老師,或是跟老師討論,那我們老師也可以得到成長。」

大林慈院創立初期,醫生很少,一群年輕外科醫師,從花蓮慈院來到大林。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陳金城:「我們神經外科一開始,就是我一個。」

大林慈濟醫院專科護理師 洪美玲:「他是365天,每天都值班,因為那時候我們科,還沒有其他主治醫師,那時候我們只有BB Call,我就是CALL他。」

大林慈濟醫院專科護理師 洪美玲:「他再回。」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陳金城:「以前記憶中最常,甚至晚上七、八次被叫起來,也是很常見。」

同樣半夜被急Call很有經驗的,是急診部部主任李宜恭。

大林慈濟醫急診部主任 李宜恭:「心肌梗塞嗎,心肌梗塞,他爸爸(也是),他阿媽也是,要注意,他伯父、叔叔也是,血壓和吃東西都要注意,有啊。」

大林慈濟醫急診部主任 李宜恭:「我們這25年來,有很多很多的病患,都被我們從鬼門關拉回來,急診沒有英雄,只有團隊,團隊的工作氣氛是好的,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事實上這是會把大家的心,比較放得下來,可以繼續留在工作崗位上面去付出。」

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黃介琦:「我覺得很幸運就是說,那時候院長就是執行長(林俊龍),副院長就是簡守信院長,他們對我們這群年輕的醫師,都很支持,上面的支持,也是大林慈院能夠蓬勃發展,最重要的(力量)。」

大家用心相挺,彼此信賴,是醫療的堅固磐石。

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 吳宗憲:「病人可以來到我們醫院,就不要再轉出去,馬上幫他治療,給他最好的醫療照顧。」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陳金城:「我們就只要有病人就收,病人有需要嘛,這就是我們醫院的價值,有時候一個病人,不只是他的個人,他還有家庭的問題,他好了,可以回復正常的生活,這樣可以,解決一個家庭的問題,這也是上人創院的初衷,讓病人不要因為貧而病或病而貧。」

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黃介琦:「大林慈濟醫院就是一步一腳印,這樣慢慢慢慢才有今天,不管外科內科這樣一棒接一棒,讓大林的精神就是永遠傳承下去。」

25年,9千多個日子。

一場為愛而跑的接力賽,傳遞著溫暖的力量。

查看更多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他點3280和牛套餐見「全是油花」店員稱正常 屋馬燒肉回應了

CTWANT
02

雲林口湖淹水 鄉長轟太陽能光電案場是「幫凶」

自由電子報
03

全台最美變最廢?他見彰化高鐵站「1畫面」傻眼 在地人也不挺

TVBS
04

眠月線2號隧道坍方封路、自然保留區暫停開放 300遊客受影響

鏡新聞
05

高雄安全島長香菇爆紅! 台北拉麵店神還原「菇島拉麵」限時開賣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產官學攜手合作打造澀水手作步道 低破壞工法守護大自然

台灣好新聞

快訊/雨神又來了!8縣市大雨特報 一路下到晚上

三立新聞網

星空下的感動! 清境農場高山電影院兩日吸引近800人共賞夏夜

台灣好新聞

南高屏等8縣市大雨特報 預估持續至入夜

中央通訊社

快訊/雨來了!8縣市大雨特報 一路下到晚上

EBC 東森新聞

2025「獨輪車親子營」盛夏登場 一輪在腳專注在心

台灣好新聞

意外之財來了!4星座財富大爆發 鈔票數不完

EBC 東森新聞

小朋友喊像密室逃脫 宜蘭監獄家庭日超有感

TVBS

專家稱美衛生部拿不實資訊 為砍mRNA疫苗合約辯護

中央通訊社

男友當兵想討「性感照」 一票人曝風險喊母湯

EBC 東森新聞

114年環保志義工群英會 300餘志工彰興國小進行初賽

台灣好新聞

黃燈該「急殺or加速」?警揭「1關鍵」違者恐開罰

民視新聞網

手機天氣App常與實況不符? 氣象署曝少2步驟「影響準確度」

鏡新聞

楊柳颱風路徑北偏!氣象署估最快週二發海警 暴風圈恐襲北北基

民視新聞網

台北海洋科大傳霸凌 涉案師澄清(2)(圖)

中央通訊社

台北海洋科大傳霸凌特教生 涉案教師否認要求回捐

中央通訊社

台北海洋科大傳霸凌 涉案師澄清(1)(圖)

中央通訊社

挫咧等!七股漁村屋頂如「補丁」 災民憂颱風又來

EBC 東森新聞

男友當兵提1要求…網一面倒苦勸:不要管!

民視新聞網

臺灣港務公司築夢幸福職場四項人才永續相關獎項展現實力

勁報

台北海洋科大師疑霸凌特教生 教育部急發「5聲明」:速開教評會停聘

三立新聞網

虎航曾不只飛日本!旅遊達人秀票根曝昔日「中國航點」 笑:成絕響了

CTWANT

西拉雅夏日好Chill 關子嶺涼夏民歌夜8/16登場

青年日報

鳳小岳父親節搖滾開唱 Solo重現《艋舺》回憶殺

青年日報

客家精緻大戲《徐驤》巡演 苗栗首站10日登場

青年日報

TVBS《健康2.0》好眠料理 《健康試吃團》曾子余:吃完就想睡

青年日報

味全龍「龍魂復古日」8/16、17天母登場

青年日報

嘉義首例「血管內衝擊波碎石術」 救治3度心梗患者迎重生

台視

屏縣內埔社福館祖孫科學營登場 跨世代攜手共學

中華日報

台北4區陸續停水 北水處澄清:每日停5至6小時非連停7天

民視新聞網

桃園打造創意教育城市 AI×文學創作開啟文字無限可能

台灣好新聞

總統賴清德視察前進指揮所,指示中央、地方攜手解決災民困難

中華日報

寵物也可能有「社交焦慮」?一次看懂5招超有效安撫技巧!

火報

破損的家修好了 修繕志工與災戶互相感恩圓滿了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成都世運/出賽前聞爺爺過世!台灣掌旗官孫家閎「差0.003分」無緣奪牌 遺憾落淚

鏡週刊

胡瓜YT《下面一位》與「噴射機阿嬤」失速健行

青年日報

中山73「出走放映計畫」 《馴鹿大冒險》搶登父親節

青年日報

臺中花博外埔園區變身極限賽場 3000好手挑戰斯巴達障礙賽

青年日報

立委柯志恩續與高雄市議員等團隊 運送物資到那瑪夏

中華日報

遭爆霸凌剝削學生 台北海大教授「全盤否認」:曾主動募款助出國

ETtoday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