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三高」沒顧好,小心成「末期腎病變」!醫示警:出現症狀恐已中晚期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0月29日01:00 • 楊瑞秋

慢性腎臟病早期症狀不明顯,被稱為「沉默殺手」。依據衛福部2024年死因統計,腎臟相關疾病已成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九位,每十萬人口約有24.3人因此喪命。另,台灣醫療研究團隊發表於《Frontiers in Medicine》(2021)研究顯示,高血壓者罹患慢性腎臟病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2倍,高血糖者約為2.9倍,顯示三高控制不良與腎損害有密切相關。

別再誤認是老化!66歲的王先生長年患有高血壓,也有血糖偏高情況,卻自認「只是老了」,而無定期回診追蹤。最近一年來體重減輕、下肢水腫、容易疲倦等情形仍未就醫,直到某日因全身水腫、喘不過氣送至急診。經檢查顯示是第五期慢性腎臟病(末期腎病變)。

恩主公醫院腎臟科醫師蔡友蓮指出,該名個案病情屬典型的「慢性病相關之腎病變」,顯示罹患糖尿病腎病變,尿蛋白大量流失,必須接受洗腎治療。蔡友蓮也提醒,這並非個案,而是許多民眾「撐著不檢查」的縮影。

「三高」加速傷腎警訊

蔡友蓮指出,「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導致腎功能惡化的三大元凶,彼此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 高血壓:長期血壓起伏會導致腎臟血管硬化、過濾功能下降
  • 高血糖(糖尿病):破壞腎小球結構,造成蛋白尿與腎病變,是全球最常見的洗腎主因
  • 高血脂:引起血管發炎與動脈粥狀硬化,加速腎臟微血管損壞「泡、水、高、貧、倦」要留心

早期腎臟病常無明顯症狀,可留意「五字訣」自我警覺:

  • (尿液起泡)
  • (下肢水腫)
  • (血壓升高)
  • (頭暈心悸)
  • (長期疲倦)

若出現上述情形,應盡快進行尿液與血液檢查。蔡友蓮建議,一般成人每年1次健康檢查;高風險族群如三高患者、65歲以上長者、有腎臟病家族史、肥胖、吸菸或長期服用止痛藥者,建議每3~6個月追蹤1次。

蔡友蓮提醒,腎臟病雖不可逆,但可以延緩,「腎臟病可怕的不是洗腎,而是忽略了它的存在。」若能早期發現並穩定控制三高,多數患者都能延緩腎功能惡化,遠離洗腎命運,建議民眾在生活上應維持腎臟健康的3大原則:

  • 低鹽飲食:控制血壓與水腫,避免加工食品。
  • 規律生活:運動、戒菸戒酒、控制體重。
  • 謹慎用藥:避免不明中藥或保健品,止痛藥應依醫師指示使用。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