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綜合園區 示範全齡共融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仁愛之家三點八公頃腹地,市府原以長照服務園區辦理促參,三年前四度招商流標,市府重新檢討,定調為「基隆市福利綜合園區」,不僅止於長照服務,園區十分之一可打造「全齡無障礙宅」,全齡共融,七月財政部促參招商大會參展,不少詢問度,預計一一四年九月進行民間自提可行性評估公告,接著初審,一一五年公開徵求實施者,基隆市歡迎高齡照護和社福產業有興趣的企業共同參與,打造最具公益價值和產業動能的「全齡照護示範園區」。
基隆市立仁愛之家、勞友中心及養護大樓,打造成為「基隆長照服務園區」的興建-營運-移轉(BOT)案第四次公告招商,在一一一年底,正好遇上長照園區招商大爆發期,包括鄰近新北市瑞芳區長照醫療設施大樓、基隆長照福利服務園區興建營運移轉案,投資金額將逾百億元。中台灣則有台中市立復健醫院及台中市立老人醫院BOT案,投資金額預計達七十五億元,基隆長照服務園區案招商流標。
市府一一二、一一三年重新檢討,規劃評估,從促參法四十二條改為四十六條民間自提方案,條件更彈性,降低門檻,定調為「基隆市福利綜合園區」,全齡共融,不僅止於長照服務。
「基隆市福利綜合園區」基地面積三點七六公頃,早期預期效益設置住宿式服務至少六百床,現在降為四百床,八十人日照,期望能與民間資源合作,打造結合長照、安養宅、健康促進與社區共融的全齡照護場域。今年七月市府參加財政部舉辦招商大會,有保險及長照業者詢問。市府說,未來基地的一成可為住宅區使用,「全齡共融」打造全齡無障礙宅,讓健康可自理的長輩也能入住。
此案去年監委巡視也特別提到,有關長照園區促參案已流標多次,應檢討修正規劃方案,希望能在一一五年如期完成招商甄審及簽約。市府表示,這次促參改民間自提方式,預估在一一四年九月公告民間自提可行性評估,經過初審,一一五年進行公開徵求申請人(執行者),趕在年底定案,之後才能討論具體挹注金額、權利金、經營年限等問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