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能成亞太資產管理中心?資產管理白皮書點5大方向 專家:租稅優惠尤為關鍵
黃靖文
圖片 黃石全球資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陳勝源教授提供 提供
台灣如何成為亞太資產管理中心?近年,金管會積極將台灣打造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目標是在2030年將台灣資產管理規模翻倍,達到新台幣60兆元的目標。 為此,臺北商業大學黃石全球資產管理研究中心本周發表「資產管理白皮書」,指出5大發展方向,建議從稅制改革、金融商品創新、私募基金、創投推動、人才培育同時發力,才能打造完整生態圈。 黃石全球資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勝源就指出,引資最為關鍵的仍是適當的「租稅優惠」,當稅負僅些微高於周邊國家,即可讓資金自然回流國內。
黃石全球資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勝源表示,半年來邀請國際税賦、證券、投信、創投、私募基金,齊聚各領域專家學者,歷經無數次的開會討論與研究分析,終於催生「資產管理白皮書」。
陳勝源點出,台灣必須從稅制改革、金融商品創新、私募基金、創投推動、人才培育,同時發力才能打造資產管理中心的根基。
近年,金管會積極壯大台灣金融市場,希望打造出具台灣特色的資產管理中心。其中,目標是在2030年將台灣資產管理規模翻倍,達到新台幣60兆元。
長庚大學資產管理研究所所長王泰昌分享,台灣必須國際資產管理人才,並羅列了國際財管課程、學程設計、產學合作、證照制度強化、語言能力提升、國際實習與交換計畫、國際資產管理論壇與實務訓練計畫,希望讓台灣邁向國際資產管理人才培育新紀元。
會計師提3建言 政府應提供租稅優惠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歐陽泓從稅制提出三大建議,包含降低外資股東股利所得、債券利息扣繳稅率等。他更提議,第一,台灣應考慮設立專法,管控符合條件的資產管理業者,並給予上述所得租稅優惠。
歐陽泓表示,第二點,應參考日本NISA,提供TISA帳戶租稅優惠,建立臺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建議可提高將資金投放於符合資格的TISA級別基金進行投資時,收到的股利分配,給予較高的免稅額度,或給予較優惠的稅率分離課稅。
第三,則是放寬PEM 規範(境外公司實際管理處所),透過放寬境外公司可自由選擇申請成為PEM在臺之企業,使其成為台灣稅務居民企業,依台灣公司之稅法課稅(外資轉內資),進而吸引台商海外資金回台進行資產管理。
中信投信總經理陳正華分享,國際上主動式ETF成長、基金代幣化及退休投資帳戶3大發展趨勢。他並以投信投顧業者的身分,對資產管理中心提出產品創新與開放及稅負優惠等建言。
至於台灣發展資產管理中心,如何在創投圈扮演的要角。創業投資公會政策顧問蘇拾忠指出,應恢復創投股東投資抵減、修改有限合夥創投租稅穿透,以及訂定外人投資獎勵投資條例。
基金事投資傳媒執行長張凌雲則建議,政府應該善用私募基金,來打造含金量最高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他點出,目前全球私募基金正乘風而起,連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都已積極併購私募基金卡位,國內亦應開放私募基金,特別是私募信貸,已是成長最快且有利台灣經濟發展,壯大我國資產管理市場規模。
更多今周刊文章
0050存股5年、報酬能比00878多20萬!為何他仍死忠00878?高息ETF有這優勢:拉高勝率大絕招
別再唱衰高股息!平準金指引卡不住配息,00919配0.72元,至少還能撐9季…一表看懂月領1萬「哪檔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