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清潔好習慣,從0歲開始!不同年齡可以做的事
研究證實,大小便訓練的早或晚,與孩子能成功自己控制大小便的早或晚並無直接關係!但如廁清潔的習慣,越早建立越有幫助,從包尿布時期就應該開始養成。
其實,早在為小嬰兒換尿布開始,父母就在幫孩子進行如廁的學習了。因為換尿布時,我們總會跟孩子說「小屁屁臭臭了,幫你洗乾淨、換尿布。」讓孩子體會到父母關愛,更讓孩子感受到更換尿布後截然不同的舒適感。
國內外多項研究早已經證實,大小便訓練開始的早或晚,與孩子何時可以成功的控制大小便無直接關係。也發現,在1歲前就能做到排尿控制的孩子極為少數,多數孩子須到2至4歲時才具備這樣的能力。(延伸閱讀:跟尿布Bye-bye,寶寶準備好了嗎?)
也就是說,孩子本身的成熟度,才是控制大小便能力的主要關鍵所在。所以千萬別過度著急,只要等到孩子「準備好了」,如廁學習就如水到渠成一般,自然而然的就學會了。
在孩子學習自己上廁所的過程中,需要父母的耐心與協助。在還沒到學習自己上廁所的時機,也可以配合不同發展階段,建立如廁清潔習慣,讓未來的如廁訓練更順利:
0-1歲
.幫寶寶勤換尿布、清潔身體,避免出現尿布疹。
.換尿布時,可以用手輕輕拍打、撫摸小屁股,給寶寶不一樣的觸感經驗。
1-1.5歲
.換尿布時,不要急著包上尿布,讓孩子體會一下沒有尿布束縛的舒適感。
.挑選孩子喜歡的小馬桶或輔助便座,用遊戲的方式鼓勵孩子到上面坐一坐。
.孩子睡醒時,如果尿布還沒溼,引導他坐在小馬桶練習自己尿尿。
1.5-2歲
.將小馬桶放在容易使用的地方,減少發生「來不及」的狀況。
.仔細觀察孩子的肢體訊號,察覺有尿意或便意時,就立刻帶他坐小馬桶。
.小便很容易發生失誤,如果孩子尿溼了褲子,無須大驚小怪或責罵,只要口氣平靜的提醒一下就好。
.親子一起上廁所,是訓練這個階段孩子自己大小便的有效策略。(延伸閱讀:如廁學習的圖畫書,讓丹丹陪寶寶戒尿布)
2-2.5歲
.有些孩子已經可以在小馬桶裡大小便了,要注意小馬桶附近的安全性;如果是使用成人馬桶,也要注意高度、腳搆不到地面等考量。
.白天可以試著不包尿布,體驗一下沒有尿布的清爽感受。
.這時大多孩子夜裡仍會尿床。
2.5-3歲
.多數孩子白天可以不必包尿布,但孩子常會「忘記尿尿」,需要父母定期的提醒與叮嚀。
.在固定的時間提醒孩子去上大號,還要多吃纖維質食物,避免出現便秘的問題。
.睡前減少孩子攝取流質,並先上過廁所,以減少夜晚的尿量。
3-4歲
.孩子自己大小便的能力逐漸訓練完成。(延伸閱讀:讓孩子樂於練習自己上廁所的6個訣竅)
.孩子可以開始練習自己擦屁股的技巧,通常大便之後的處理較為困難,需要父母細心的說明與示範。
.父母的提醒還是不可少,尤其是當孩子沉浸在遊戲時,更需要適時提醒他去上廁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