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水溫多少才安全?醫曝高溫泡澡5大風險 這幾種人不能泡太久!
許多人習慣泡個熱水澡或泡溫泉來放鬆身心,甚至認為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心臟好,但實際上這些行為,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可能潛藏著風險! 一般來說,當浸泡在40°C左右的熱水時,體表血管會擴張,心跳會加快,心臟輸出量增加,類似在進行輕度的運動。大多數健康人能夠輕鬆應對這樣的變化,不僅感覺放鬆,血壓還可能略微下降。對於有高血壓、心臟病、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的患者,卻可能會造成負擔。
資深醫藥記者 蔣志偉表示不少民眾習慣泡個熱水澡,或泡溫泉來放鬆身心,甚至認為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心臟好,但實際上這些行為,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可能潛藏著風險!一名個案李先生從事行政工作,每天公務繁忙壓力大,下了班之後 其中一個紓壓方式就是洗熱水澡。李先生接受採訪時表示通常水溫都會洗的比較高一點,水溫比較高的話,其實有發現就是在洗完澡之後,皮膚會比較乾燥,那整體的體溫會比較高,那心跳的時候會比較快一點點。
彰濱秀傳醫院樂活自然療癒中心副主任 邱伯恩表示,其實熱水跟冷水要看個人喜好不同,那我們一般建議熱水的部分,其實有時候會怕有些,有些老人家他包括末梢神經比較不好,有糖尿病的患者,他們對冷熱的感受度差異分不太清楚,所以反而造成燙傷,所以這個要非常的小心。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 陳則瑋指出熱水會讓四肢周邊的血液快速回流至中心,如果加上水溫太高或泡太久,心率會變得更快,心臟需氧量也隨之增加,如此可能誘發心絞痛、心律不整甚至猝死。
一般來說當我們浸泡在40度左右的熱水時,體表血管會擴張,心跳會加快,心臟輸出量增加,類似在進行輕度的運動,大多數健康人能夠,輕鬆應對這樣的變化,不僅感覺放鬆,血壓還可能略微下降。然而這樣的反應,對於有高血壓 心臟病 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的患者,卻可能會造成負擔。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朱軒緯指出泡澡的生理機制,在一般的情況下,假設在適當,大概39度到40度以下的一個微高溫,身體進到你的溫水狀況時,你會先短暫的刺激交感神經,然後再轉成副交感神經去主導整個過程,你的心跳會因為大概上升10%左右。另外東元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卜詩筠進一步表示,當我們如果在平常洗澡的時候,如果水溫太熱的話,通常會增加一些這個身體狀況的不穩定,通常是說當如果洗澡的水過熱的話,也許超過40度以上的話,很容易讓血管過度擴張。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熱水澡對身體能通血路,如果血液循環比較不好的人,其實可以泡熱水澡,但是時間不能太長 大約10~15分鐘左右 。
彰濱秀傳醫院樂活自然療癒中心副主任 邱伯恩表示其實熱水澡對老人家是很好的放鬆,血液循環 改善血液循環 放鬆肌肉的效果,但是熱水的溫度千萬不能太高,一方面太高的話皮層容易受損,那包括皮脂線跟油脂的部分 分泌量不足的人,他會特別更容易乾燥,那所以記得泡熱水澡可以,但是時間要適當,再來泡完 記得趕快擦乾,上一點保濕、乳液對身體的皮膚比較好一些。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 陳則瑋指出高齡者特別是有三高或心臟病的老年人、血壓不穩、容易頭暈的人、曾經有心肌梗塞 心衰竭 ,心律不整病史患者,以及使用利尿劑或脫水狀態者,水溫控制在38~40°C,避免過燙。
洗澡是生活中,最簡單卻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健康儀式,醫師提醒正確的洗澡溫度,能紓壓、好眠、促進循環、改善代謝,甚至調節情緒與免疫力,錯誤的水溫,卻可能埋下心血管風險與皮膚傷害,絕對不可輕忽。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