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常被誤當過敏性鼻炎! 血管運動型鼻炎症狀與治療一次看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8月22日08:00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這兩種鼻炎症狀相似,卻有不同的成因與治療方式,若誤判,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長期吃藥卻無效。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是否經常鼻塞、流鼻水,甚至常常打噴嚏,聞到冷空氣或香水味就鼻子不舒服?到醫院檢查卻被告知「不是過敏」,甚至使用抗過敏藥也沒有明顯效果?你可能不是得了「過敏性鼻炎」,而是另一種較不被大眾熟知的「血管運動型鼻炎」。這兩種鼻炎症狀相似,卻有不同的成因與治療方式,若誤判,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長期吃藥卻無效。

早晨狂打噴嚏恐是過敏性鼻炎 常見症狀與治療法

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指出,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過度反應所導致的鼻部疾病,常見過敏原包括塵蟎、花粉、動物毛髮、霉菌等。常見症狀包括:打噴嚏(尤其早上起床時)、鼻塞、清水狀鼻涕、鼻癢、眼癢、眼睛紅腫流淚(合併過敏性結膜炎)。

診斷方式以病史詢問與症狀評估、鼻內視鏡檢查、皮膚過敏原測試或血液IgE檢查。治療上,除避免過敏原(如使用防蟎寢具、避免接觸寵物)、藥物治療(如抗組織胺、鼻類固醇噴劑),還有免疫治療(長期減敏治療)。

鼻塞流鼻水卻不是過敏? 小心血管運動型鼻炎

血管運動型鼻炎又稱「非過敏性鼻炎」,不是因免疫系統反應造成,而是鼻黏膜的自律神經系統過度敏感,對溫度變化、氣味、濕度、煙霧、壓力等刺激反應異常,導致血管擴張、黏膜腫脹與鼻分泌物增加。常見症狀包括:鼻塞(可能左右交替);清水鼻涕流不停;對氣候變化、冷風、空調敏感;聞到香水、菸味、油煙就鼻子不舒服;通常無眼癢或過敏史。

診斷方式會先排除過敏性鼻炎(過敏原測試陰性)後,再透過鼻內視鏡觀察鼻黏膜是否水腫,但無膿性分泌物,並確認症狀與特定環境刺激有關聯。

治療血管運動型鼻炎 微創後鼻神經消融術恢復快

對於血管運動型鼻炎,王文弘醫師表示,目前的藥物治療(如鼻用類固醇或抗膽鹼藥物)效果有限,有些人服藥只能稍微緩解,但一遇到冷風或香味,症狀又再度發作。有些人長期使用鼻塞藥物(如血管收縮劑),反而產生「藥物性鼻炎」,造成鼻黏膜惡性循環。因此,若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就需要考慮其他選擇──後鼻神經消融術就是其中一項安全有效的新型微創治療方式。

王文弘醫師說明,後鼻神經位於鼻腔深處,負責調節鼻黏膜的血管與分泌功能。血管運動型鼻炎患者,這條神經訊號異常活躍,導致鼻塞與流鼻水的問題。後鼻神經消融術是一種利用高頻能量(如射頻或冷凍)破壞這條神經的小型手術,透過鼻內視鏡進行,不需開刀,手術時間短,術後恢復快。

鼻炎久治不癒 及早檢查並考慮進一步治療

王文弘醫師提醒,鼻子不舒服不是小事,長期的鼻塞、流鼻水不僅影響睡眠、專注力,還可能造成頭痛、疲憊、甚至情緒低落。很多人以為只是「小感冒」或「鼻子過敏」,卻長年誤用藥物、延誤治療。若你已嘗試過多種治療仍無法改善,不妨詢問耳鼻喉科醫師,是否有可能是血管運動型鼻炎,以找回順暢呼吸與清新的日常生活!

原文出處:國泰醫訊287期

【延伸閱讀】

過敏性鼻炎難根治? 「新一代治療方式」大幅改善鼻塞、流鼻水

你又哈啾哈啾了嗎? 教你「4方法」剷除過敏性鼻炎過敏原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2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3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