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暖化又潮濕,屈公病病毒全球趴趴走

科技新報

更新於 11小時前 • 發布於 17小時前

屈公病是經由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叮咬傳播的法定傳染病,主要症狀包括發燒、關節疼痛等,部分患者的關節痛會持續數週至數月。專家警告,隨著氣候變遷為攜帶該病毒的昆蟲創造新的棲息地,這種病毒正在蔓延到世界更多地區。

在台灣屈公病多是境外移入,但在2019 年出現台灣首例本土個案,還導致本土群聚感染。今年截至18 日,已累計17 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衛福部表示疫情風險相對較往年高。

今年境外疫情相當嚴重,鄰近國家如泰國、馬爾地夫、中國都正在應對疫情。至今全球已通報超過24 萬例屈公病例,拉丁美洲有20 萬例,中國有 8,000 例。中國當局已採取緊急行動,試圖透過類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衛生措施來遏制該病毒。法國和義大利也有病例。

與寨卡病毒和登革熱一樣,屈公病也是一種由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傳播的RNA 病毒,被蚊子叮咬後四到八天內,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燒、關節痛和皮疹等症狀。

屈公病易致慢性關節疼痛

屈公病很少致命,但科學家更擔憂屈公病,因為屈公病會導致大多數感染者患病,且相較登革熱症狀通常在一兩週內消失,而屈公病症狀在高達40% 的感染者中會變成慢性症狀,令人衰弱的關節疼痛會持續數月或數年。世界衛生組織警告,目前的傳播模式類似於20 年前導致50 萬人感染的全球疫情,使新增殘疾人數激增。

2005~2007 年印度報告所有殘疾,包括由癌症、關節炎和糖尿病引起的殘疾,三分之二以上是席捲全國的屈公病疫情造成。世衛組織描述屈公病的嚴重性,表示患者曾經工作,沒有殘疾,但突然間,他們甚至無法手機打字,無法握筆,婦女甚至無法握刀為家人做飯,確實影響生活品質,也影響國家經濟。

病毒隨蚊子遷徙更廣

截至2024 年底,除南極洲外,所有大洲199 國都報告病毒傳播。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56 億人,生活在傳播病毒的蚊子可能生存的地區,這些蚊子白天叮咬,以工作場所、學校或公車上的人為食。

氣候變遷以兩種方式推動攜帶屈公病的蚊子傳播,即全球氣候暖化、水氣增多,為蚊子提供更適合的棲息地。近幾年,白線斑蚊在歐洲的分佈明顯擴大,阿姆斯特丹和日內瓦都發現這種蚊子。第二種方式是極端天氣事件可能導致洪水氾濫,或使聚集在水資源和衛生設施匱乏地區的人流離失所。

科學家表示,人們似乎在感染屈公病後就會產生免疫力,如果病毒席捲一個地區,可能要過幾十年才會再次席捲。目前美國有兩種屈公病疫苗已獲批准,減毒活疫苗(IXCHIQ)2023 年11 月獲準用於18 歲以上,病毒樣顆粒疫苗(VIMKUNYA)今年2 月獲准用於12 歲以上。但台灣還沒有引進這種疫苗。

(首圖來源:Flickr/Tom CC BY 2.0)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開學季肺鏈恐「突破性感染」!醫示警「1年齡層」高風險 嚴重致恐死

三立新聞網
02

12年間確診3次癌症!跟醫師抱怨自己努力運動,卻還罹癌,醫師:沒有努力運動,也許熬不過這次治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結婚5年沒懷孕!妻檢查都正常 醫見「丈夫1特徵」秒揪不孕元兇

三立新聞網
04

他體內塑化劑濃度超標32倍「連醫師也嚇到」!這些常見塑毒當心了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