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半數長者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骨科醫列「關鍵原因」缺乏運動也算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0月15日06:30 • 王韻雅

85歲的黃先生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逾10年,關節嚴重變形、疼痛難耐,長期依賴藥物、復健及自費療程,效果有限,甚至需坐輪椅。至台北慈濟醫院就診後,雖符合人工關節置換條件,但因年紀與手術風險,家屬選擇非手術治療。最終由骨科醫師施行「高頻熱凝療法」,一週後疼痛減輕7~8成,黃先生也成功恢復行走能力。

半數長者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

退化性關節炎是常見的關節病之一。根據統計,退化性關節炎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60歲以上國人約有半數受影響,女性罹病機率高於男性,且有年輕化趨勢。

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李宜軒指出,現今50歲就出現膝關節骨刺或關節磨損的患者數量提升,多與不正確的運動姿勢、劇烈運動造成的過度磨損,或完全缺乏運動、肌肉萎縮有關,而症狀會隨病程進展而加劇。

  • 初期:關節出現「喀拉喀拉」的摩擦聲響,站立或行走過久會痠軟不適。
  • 中期:活動時疼痛加劇,關節活動度下降,甚至休息時也會疼痛。
  • 晚期:膝關節軟骨幾乎完全磨損,骨頭與骨頭直接摩擦,容易導致膝關節嚴重退化,最終可能需要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退化性關節炎如何治療?李宜軒說明,醫師會透過X光查看軟骨縫隙、有無骨刺等,結合身體檢查觀察關節的穩定度、疼痛情況以及是否積水,藉此評估退化程度。

李宜軒解釋,中度以前多能藉由藥物、復健、肌力訓練、生活調整與體重控制改善,至於中晚期則可能需要置換人工關節。針對不適合手術或不願手術的患者,可採用「高頻熱凝療法」止痛,治療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醫師以X光定位,將電極導針置入膝蓋三處感覺神經叢,並輸出高頻電波,以熱能阻斷疼痛傳導,達到止痛效果。

為確保施行過程中未傷及運動神經,治療前會先進行電量測試並請病人活動膝蓋,確認安全後再施行。多數患者術後當下至一週內即可感受改善,效果約可維持半年~2年不等。若有急性感染、心律調節器或服用抗凝血劑者則不適用,須由醫師評估。

「高頻熱凝療法」有效改善關節炎

游泳、騎腳踏車防關節退化

退化性關節炎如何預防?李宜軒表示,民眾平時可透過游泳、騎腳踏車、股四頭肌運動或瑜珈等低衝擊運動維持腿部肌耐力和關節功能。

李宜軒呼籲,現今醫學發達,有多種止痛選項,害怕開刀的患者應與醫師充分討論,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若膝關節出現不適應盡早就醫,切勿拖延至晚期或自行尋求未經驗證的民俗療法,以免錯過治療良機,甚至二度傷害。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