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院軍委會主席威克8月率團訪台 敏感時刻釋出挺台訊號
在美國川普政府的台灣政策引發爭議之際,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共和黨重量級議員威克(Roger Wicker)預計8月率領國會代表團訪問台灣。此行被視為對台灣的重要支持訊號,正值外界憂心川普為了促成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秋季峰會,可能在北京的壓力下削弱對台灣承諾,包括近期拒絕台灣總統賴清德過境紐約。
金融時報報導,1位重量級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將於8月,率領國會代表團訪問台灣,此行被視為對台北的力挺,尤其在外界擔憂川普可能因為中國壓力,而動搖對台灣承諾的敏感時刻更具象徵意義。3名知情人士透露,這次訪問由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威克(Roger Wicker)主導,時機正值美台關係進入微妙關口。威克是國會中最堅定支持台灣的重量級人物之一。
華府和台北的多位人士日益擔憂,川普為了促成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秋季峰會,恐將降低對台灣的支持力度。川普政府近期以中國反對為由,拒絕台灣總統賴清德過境紐約,引發台北方面的警覺。7月稍早,中國駐美大使館已向川普政府表明反對賴清德在紐約轉機。美方也在6月取消了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原訂前往華府地區的訪問計畫,部分原因是擔憂北京抗議。
(延伸閱讀:拒賴清德過境又開放輝達晶片 民主黨議員痛批川普「把美國送上祭壇」)
(延伸閱讀:彭博評賴清德恐淪「跛腳鴨總統」 美拒過境凸顯台灣非川普優先選項)
台灣官員尤為憂心,川普可能發表聲明,明確表示「美國反對(opposes)台灣獨立」,這正是北京近期對川普團隊施壓所力求達成的目標。雖然歷屆美國政府一貫表達「不支持(does not support)台灣獨立」的立場,但根據華府的「一中政策」,美方承認北京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時只「承認但不接受」(acknowledging without accepting)中方對台灣擁有主權的主張。
由於無法過境紐約,賴清德已取消原訂前往中美洲的整體行程。據了解他想法的人士透露,賴清德對自己未能獲得如前總統蔡英文在拜登政府時期2023年訪問紐約的待遇,感到相當失望。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指出,在中國持續對台灣施壓的背景下,美國國會代表團的來訪,除了展現對台灣民主、繁榮和安全的堅定承諾,也對中國釋放嚇阻訊號。她強調,這類訪問有助深化美台的經貿合作,同時駁斥北京以及部分台灣內部「美國不可靠」的說法。
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資深研究員、退役海軍上將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也指出,若威克親訪台灣將是「極佳的事」,因為他長期倡議美國應協助台灣強化對中國的嚇阻能力。
台灣方面愈來愈擔心,川普為了促成與習近平的秋季峰會,還有推進美中貿易談判,可能犧牲台灣利益來安撫北京。另外,台灣至今尚未與美國敲定任何貿易協議,也讓官員感到焦慮。與此同時,五角大廈第3號人物柯伯吉(Elbridge Colby)也持續對台灣施壓,要求台灣加大國防支出。
顯示全部
留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