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為什麼人會劈腿?不是親密感不足!心理師揪出「1關鍵」沒有被滿足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1月03日02:00 • Uho編輯部

前啦啦隊員粿粿(江瑋琳)被老公范姜彥豐爆料婚內出軌,並直接點名第三者就是王子(邱勝翊),消息曝光引起網路熱議,究竟出軌的人都在想什麼?臨床心理師張家齊於《在關係變成傷害之前》一書中,分析常見失衡的親密關係模式,源於怎樣的心理失控感,以及企圖從親密關係獲得補償的各種樣貌,幫助讀者認清愛與傷害的界線,在關係變成傷之前及時修復。以下為原書摘文:

有一次,個案和我聊到,同時在3段親密關係中體會到的一種心理感受:

「有時候當他們對我表示好感,雖然用的字句是什麼我愛你啊之類的,可是,在我內心感覺裡,好像不是那種被愛的感覺,而是一種得到認可。」

我回應:「可以試著把那個『認可』的感覺多說一些嗎?」「就是⋯⋯覺得可以被在乎⋯⋯覺得有人認可我的權力,就是⋯⋯怎麼說,我被認可成一個有資格、有權力可以要別人在乎我的人。」

順著個案的說法,我繼續詢問:「如果親密關係給我們的感受是『我有權力讓別人在乎我』,那麼,會不會當我們感受到『我失去要求對方在乎我的權力』時,我們就會想要多尋求一段關係?」

「好像是吧,這好像能解釋為什麼我對於遠距離狀態很難接受,比如我男友到外縣市工作後,我確實覺得沒有權力去要求他什麼,也很難像原本那樣一直感受到他對我的在乎。」

出軌沉迷的是權力的支配

在一般常人的理解範圍中,如果稍微去感覺親密關係究竟帶給人什麼樣的心理感受,一般而言我們比較容易說出來的可能像是感到被在乎、被理解、被支持、被關愛,讓我們能在心理上覺得自己經驗到親密感、歸屬感、陪伴感或是信賴感。

然而,當我們嘗試去探索為什麼有些人需要多重的親密關係時,許多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有時候,出軌未必來自「親密感」的不足,而是「權力支配感」的失控。陷入多重關係型虐愛的我們,以為自己處理不了承諾,以為自己無法和人維持親密,卻很難意識到,在這些糾結的感情中,我們遺失的其實是對於人生的權力支配感。

而出軌,成為了弭補這種失落的黑暗藥方。為了讓自我能夠持續吸食這樣黑暗的權力支配感,我們沒有辦法與對象維繫穩定的親密關係,因為單純投入在一段關係中,很可能無法讓自我體會到那些強烈的權力感,必須要有第二段、第三段親密關係,才足以支撐內心那塊空虛。

比起所謂的親密感、歸屬感,在多重關係型虐愛中,我們真的在追求的,似乎其實是那份「權力在我自己手中」的支配感。

出軌背後是紊亂無力的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的人際關係樣貌,本來就是一種內在狀態的象徵。對於面對多重關係型虐愛的人而言,自己的親密關係有多麼紊亂,可能也就象徵著自己的內心狀態有多麼混沌。如果我們無法真的去看見、覺察、並且釐清那塵封於心底已久的內在混亂,我們將很難找到適切的位置安放自己的親密關係。

在我們成長經驗中,我們有哪些權力需求沒有被好好照顧?我們有哪些感受沒有被好好處理?我們有哪些期待總是落空?我們在真正開始親密關係之前,必須先照顧好自己在那些過去經驗中所感受到的種種遺憾與失落。

這些不被滿足的權力感,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辨識清楚,就完全無法著手去處理,而讓自己迷失在這樣的權力感失控狀態裡,一不小心,就容易讓我們的親密關係變成餵養權力感的來源,透過自己對於親密關係對象的影響,去滿足自己的權力需求。

(本文摘自/在關係變成傷害之前:為什麼愈相愛愈受傷?停止悔恨、執迷與焦慮的關係修復心理學,療癒內在失控感,重建愛人與被愛的力量/天下雜誌)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