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漁船找魚群、把黑白相片變彩色...AI應用要導入百工百業!產發署長邱求慧:拚4年培育8萬名即戰力
陳子萱
圖片 經濟部產發署 提供
AI應用已經勢不可擋,但百工百業到底如何導入AI?又該從哪尋找AI應用人才?產發署長邱求慧給出解答。
「AI不一定是高科技廠商的專屬技術!」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邱求慧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談起產業AI化的趨勢,先掏出自己跟業界夥伴最常講的一句話。
隨著AI蔚為趨勢,經濟部正積極推動產業AI化政策,要讓AI技術導入百工百業,力拼2028年製造業應用AI普及率達50%,8萬家服務業及中小微企業導入AI應用。
但這讓不少企業霧裡看花,認為自家生意跟AI潮流並不相關。邱求慧則急忙說,「傳產也好、中小企業也好,其實已經有越來越多AI應用的機會。」
遠洋漁業、印刷廠、雞蛋業者…AI為傳產注活水
他首先舉例,過去遠洋漁業為了掌握魚群位置,出海時還得載著一台直升機,航行到特定海域後,讓直升機飛至高空後,由駕駛員俯瞰海面、用肉眼尋找哪一塊海面出現水花,就代表有魚群聚集,再用無線電通知船長開過去捕魚。但如此做法既是高成本、又有高風險。
「現在則可以靠AI來找魚,」邱求慧解釋,業者在金屬中心和工研院的合作下,把過去魚探長觀察到的海面影像,全都丟進AI軟體進行大數據訓練,讓AI有能力判斷哪種海面底下有魚群,並結合無人機技術,只要無人機升空觀測海面,就能自動告訴船長該往哪捕魚,準確度已經高達8成。
另外在傳統農業,雞蛋業者過去同樣是靠人工方式,將蛋依品質分級,如今也已有不少業者,導入AI自動辨識,提高作業效率。
就連傳統印刷廠,也因為AI展開全新的經營模式。業者累積了大量的照片資料,透過訓練AI來自動判斷色塊、形狀,讓原本的黑白照片修復為彩色版本。一度瀕臨經營危機的夕陽產業,竟因AI而創造出新商機。
▲邱求慧強調,近年傳統產業已經有很多AI應用的機會,接下來在各領域培育相關人才便是關鍵。
新科技為各行各業注入活水,業者初期多是依靠外部團隊的合作開發。但邱求慧觀察,當企業與外部團體共事時,常常無法對準公司的真正需求,或者公司端缺乏AI應用知識,難與專家溝通,「因此企業會需要自己的AI人才。」
實戰專班!替產業培育「自己的」AI即戰人才
為了加速各產業培育AI人才,產發署今年首度推出「AI新秀計畫」,特別瞄準大專校院應屆畢業生(含僑外生),規劃出為期一年的訓練專班,內容包含產業專業、AI實作及企業實習,就盼為各個產業培育出AI「即戰力」。
邱求慧指出,根據目前規劃,AI新秀為四年計劃,總預算約240億元,目標培育出8萬名AI應用人才,不過目前仍在爭取預算,盼經費能逐步到位。
「這套課程沒有太多的理論,重實作、要實習,透過業師手把手帶著學員找到AI應用的地方,」邱求慧強調,業師指導時數至少佔總訓練時數的一半,與大學院校的AI課程做出區隔。而企業也將以員工培訓的角度,深度參與訓練課程,「因為這些學員一畢業,可能就是企業要任用的人才。」
AI新秀計畫的第一波專班,已與台北大學、台北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成功大學合作,分別從金融科技、無人機、智慧製造、資訊科技等領域結合AI應用,於今年八月正式開課。各校將與合作企業,攜手設計課程,並提供應用及實習場域。
邱求慧表示,第二波專班已在研擬中,長期來說預估全國將有50間大專院校加入計畫,有望開拓各行各業的AI應用。
而為了減輕青年負擔,政府將全額補助學員訓練費用,並且在訓練期間有每個月兩萬元、實習期間每個月三萬元的學習獎勵金,讓青年「全職學習」。學員訓練後,也必須進入相關產業服務至少兩年。
在AI為產業帶來迅速變化的時代,邱求慧說,「我們希望克服學用落差,讓青年擁有即戰力,以AI助攻產業。」
延伸閱讀:台灣大未來》0.1秒揪出異常交易、能釋放3成人力…玉山金控張智星:AI帶來變革,離周休三日不遠了
更多今周刊文章
京華城容積案「程序絕對合法」?公務員作證揭幕後壓力,點名應曉薇「一直關切」,柯文哲為何紅了眼眶?
他上班25年嘆:努力工作頂多不窮!老婆把家用1200萬滾出1億元、還買3棟房,全靠3個理財智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