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台商經濟論壇】台北市擬2030年啟動社子島計畫 新北市推出口拓銷、多管道扶持中小企業 桃園市聚焦技術、商機與資金媒合
數位內容部
圖片 今周刊攝影團隊 提供
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主辦的「2025全球台商經濟論壇」,本月16日於台北漢來大飯店盛大舉行,論壇主題聚焦「全球關稅大戰下的亞太經貿新秩序」,邀請政、產、學界重量級人物發表談話,吸引來自全球各地超過百位台商代表與業界人士共襄盛舉。
在論壇中的「北台灣共榮經濟圈」產業發展關鍵對談場次,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陳俊安、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長盛筱蓉,以及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張誠,都對北台灣的產業發展共榮提出想法。
台北市社子島計畫 要打造「以科技與永續競爭為主軸的智慧島嶼」
對於台北市的產業園區,陳俊安表示,除了既有的南港軟體園區與內湖科學園區,生技產業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產業,生技業在台北市可說是台灣密度最高的區域。
以南港為例,現在已經有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衛福部,以及兩年前成立的台北醫學大學生技基地,「目前台北市約有600家生技相關公司,10家醫學中心、20個生技系所,以及30個育成加速器」。
這些資源從南港延伸至內科,再串聯到北士科(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形成一條科技醫療走廊。北士科周邊有新光、振興、榮總、台北市聯醫、陽明大學等醫療與教育機構,讓整個園區成為智慧醫療、精準醫療的應用重鎮。
未來包括輝達、仁寶、華生技、中鼎西化等AI與生技產業上下游企業,都將進駐北市科,但「老實說,台北可用土地有限,像新北可以動輒300、500、700公頃,我們要找3公頃就很困難了」。
陳俊安指出,待北士科發展成熟後,下一階段會從社子島著手。我們預計2030年啟動社子島計畫,目標是打造一個以科技與永續競爭為主軸的智慧島嶼。
北市府從資金、人才、市場三方面 協助新創公司發展
陳俊安提到,市長蔣萬安之前是創投律師,因此北市府也非常重視打造「創業家友善城市」,全台灣超過一半的新創公司落腳台北,市府也從資金、人才、市場三方面著手協助新創發展。
他說明,台北市設有專門的新創輔助機制,涵蓋創業、品牌、育成、研發等層面,並啟動創新加速主題輔助,針對有潛力成為獨角獸的新創企業,一次最高補助1500萬元。
其次,北市府正在原本的台鐵南港機廠籌設新創旗艦基地,預計可容納約1700位新創工作者,將成為台北與國際新創接軌的第一站。
台北市產發局對有意投資台北的企業提供之協助措施:
資金支援:針對中小企業,我們提供一次性專案貸款,審核僅需五天,寬限期為六個月
企業轉型:雖然地方政府無法干預關稅政策,但我們協助企業強化體質,推動「數位轉型」與「淨零轉型」雙軸升級
淨零與研發補助:提供碳排放盤查、碳匯認識等相關輔導,並鼓勵創新研發
多元市場開拓:除了9月美國三高產業展,我們也將赴日本、韓國、德國、馬來西亞、印尼,甚至明年擴展至中東與東歐,協助企業打開更多市場
新北市推「中小企業輔導團」 且實行「出口拓銷計畫」多年
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長盛筱蓉表示,新北有超過31萬家工廠及公司,這些工商企業98%是中小企業,因此中小企業是新北市企業界的特色。
在產業發展上,新北市是透過「中小企業輔導團」來協助中小企業,請專業顧問到企業現場診斷,找出問題後協助企業爭取中央政府的補助,「我們已經協助診斷超過 600 家,爭取到1億多元的資金」。
因應數位化,新北市府也設立企業財經大學,讓企業員工報名課程,主題都配當前趨勢,比如AI數位轉型、ESG永續經營、碳排放管理等,2024年還成立EMBA學院,強化中高階主管的經營理念與國際視野,已有逾3000人次參加。
在資金面,新北市府提供「新寶貸款」的補貼方案,最高可達 1000 萬元,協助企業融資,降低數位轉型門檻。
還有「引領數位轉型應用計畫」,讓供應商、製造商與SI系統商合作,協助工廠導入數位化、AI化,有效提升營運效率。
此外,新北市經發局2013年開始推動「出口拓銷計畫」,每年帶20多家廠商赴國際參展。
「去年我們帶團前往印度。今年因為美國關稅政策,我們改前往德國漢諾威工業展,也去了波蘭。7月1日波蘭代表團回訪,我們很高興帶了約50人參與。我們市長說,那是他第一次同時見到那麼多波蘭人。」
桃園是五大產業聚集地,市府力推技術媒合、商機媒合,以及資金媒合
桃園市經發局長張誠則指出,桃園有五大產業,跟台灣整體的科技業都有莫大關聯。
第一是伺服器或電腦硬體
晶片或許是在竹科生產,但後續還需要封裝,再連同電源供應器等零組件,交到系統廠組裝,很多這類廠商的工廠都在桃園
第二是PCB,也就是印刷電路板產業
第三是機械扣件
「我本來以為機械扣件在高雄,後來到桃園,我去查了一下,這產品的內容是什麼?原來是高精密的機械扣件。」
第四是電氣設備,也就是台電電力建設常用到的高壓電氣裝置。
第五是汽車零組件
「除了引擎跟傳動系統之外,桃園還有蠻多汽車的廠商。我們講台灣有三大汽車廠,豐田、福特、中華(汽車),全都在桃園。」
他說明,今年桃園市經發局開始做三件事,協助在地企業發展,也就是技術媒合、商機媒合,以及資金媒合。
以技術媒合來說,桃園除了有中山科學研究院這種國家型研究機構,還有國家原子能研究院與台灣大電力研究試驗中心。桃園市府希望借重這些研究機構的研發能量,成為桃園產業的後盾。
在商機媒合方面,「桃園有一萬多家工廠,都是中小微型企業,都是做中間材的,它們對找通路這件事是有難度的,很多都是靠學長學妹的關係,所以我們商機媒合一定要做好。」
「桃園開始用桃園會展中心,大量、大比例推廣會展產業,9月就會有一個中小企業展在桃園會展中心,就是要做中間材的媒合。」
至於資金媒合,張誠表示,市長張善政借用了之前擔任行政院長、接觸科技業的經驗,希望可以引進控股公司的概念,帶入更多業務,讓中小企業承接更多訂單,也就是把商業跟工程結合在一起,「讓我們資金更充沛」。
更多今周刊文章
00878配息有0.47元?才剛填息準備要除息!專家盤點股價最會漲的日子:股息配這樣更有利
畢生積蓄3200萬被騙光!帳面一度賺破億,兆豐銀行退休襄理血淚告白:詐騙集團如何用郭台銘誘我上鉤?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