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過是餬口飯吃?《越工作越自由》作者:如果周遭人跟你想的都一樣,那是時候改變了
工作對你而言是自由揮灑的舞台,還是被禁錮的牢籠?從英文老師、石油探勘船到流行預測師,《越工作越自由》作者分享如何把工作當工具,挖掘自己,找到自由。
工作中的你,自由嗎?
大部分的人對於工作,總會有幾絲不情願,認爲工作只不過是餬口飯吃,下班後才能自在喘息,流行預測師Emily Liu卻鏗鏘有力地反駁:不,越工作才會越自由。
Emily Liu對許多工作者是陌生的名字,甚至對「流行預測師」這個工作都一知半解,她為何在厭世成為主流的傳播環境下,寫出《越工作越自由》,教大家如何找工作意義,讓出版界資深工作者,《Shopping Design》前總編輯李惠貞評價她是最接地的「快樂工作」範例。
攤開Emily的職涯路徑,大學主修日文系,同時開設英文補習班,畢業後陸續踏上日本的石油探勘船,爾後轉行到百貨公司開發精品,進而再度出國工作成為預測未來流行趨勢的顧問,成為國際工作人。這些工作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然而Emily卻在這些工作中不斷嘗試、挑戰,直到認識自己的潛能,找到熱愛的人生志業。對她來說,工作和衣服一樣,都是為己所用的,點燃生命熱情的工具,從不拘格套的職涯經歷,可以感受到Emily熱愛挑戰的能量,她如何撥開迷惘、跨過未知,挖掘出自己的潛能?從專訪摘要中,讀者可以感受到一個快樂工作人的工作價值觀。
Q:《越工作越自由》核心思想是透過「工作」認識自己,拿到自由的門票,但一定要透過工作才能認識自己嗎?
我寫過兩本書,第一本是關於服裝,因為我的本業就是服裝製造,第二本是關於工作,但這兩本書的目的其實是一樣的,都是用服裝跟工作來操練自己「做選擇的能力」。的確,我同意很多事情都可以磨練自己,但服裝與工作有以下兩個共同的特質,是我認為最適合作為「認識自己」工具的原因。
1.放棄難度高,沒有選擇
首先,這兩件事都是你不得不做的。你可以不穿衣服裸體出去嗎?好像很難;你可以不工作嗎?今天裸辭,過兩天也要開始找工作,因為我們要繳房租。雖然每件事一定都有能磨練自己的地方,戀愛、做菜、彈鋼琴,都有機會更認識自己,但要不要做這些事,決定權在你自己……
繼續閱讀全文👉🏻 工作不過是餬口飯吃?《越工作越自由》作者:如果周遭人跟你想的都一樣,那是時候改變了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前半輩子拚死讀書後想換來的報酬──不加班,這是我在職場中唯一能「做自己」的籌碼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