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調漲最低工資 4大一線城市均達1.06萬元
(中央社台北24日電)在經濟表現疲軟及勞工繳納社保壓力下,中國多個省區今年來仍陸續調高最低工資標準。其中,北京市宣布9月1日起將最低工資從每月人民幣2420元調高到2540元,調幅近5%。至此,中國4大一線城市每月最低工資均達2500元(新台幣1.06萬元)。
上海市政府是在7月14日宣布調高該市最低工資,從每月2690元調高到2740元,調幅1.9%,並追溯至7月1日起實施。
上海市政府並明確表示,全市勞工的延時工資(加班費)、夏季高溫津貼、中夜班津貼、特殊工作津貼、伙食補貼、交通費補貼、住房補貼、社保、住房公積金等費用,不可作為月最低工資的組成部分,由雇用單位另行支付。
至於北京,除每月最低工資外,非全日制從業人員的每小時最低工資,也自9月1日起每小時26.4元調高到27.7元,調幅4.9%;相形之下,上海市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每小時最低工資低於北京市,7月1日起從24元調高到25元,調幅4.2%,但上海市官方強調,每小時最低工資不包括個人和單位依法繳納的社保費。
位處內陸的湖南省,日前也宣布9月1日起調高全省最低工資標準,每月最低工資依經濟發展程度分為3級,調高後依序為2200元、2000元、1800元;非全日制從業人員調高後的每小時最低工資,依序為22元、20元、18元。但根據報導,湖南省的最低工資標準,係包括勞工個人應繳納的各種社保費。
擁有深圳、廣州這2個一線城市的廣東省,則在2月1日起即調高最低工資。其中深圳為每月2520元,廣州2500元,第2、3、4級地區依序為2080元、1850元、1750元;非全日制從業人員調整後,深圳及廣州同為每小時23.7元,第2、3、4級地區依序為19.8元、18.3元、17.4元。
同為沿海的福建省,也依經濟發展程度將全省最低工資分為4級,並自4月1日起調整,由高至低依序為每月2265元、2195元、2045元、1895元,全省平均調幅為4%;非全日制從業人員調整後依序為每小時23.5元、23元、21.5元、20元,平均調幅4.1%。
至於另一個內陸省區廣西壯族自治區,也自7月1日起調高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後依級別為每月2200元、2040元、1870元,非全日制從業人員調整後依級別為每小時22.4元、20.7元、19元。(編輯:邱國強/朱建陵)11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