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全台350萬人膝蓋退化!疼痛、喀喀聲⋯醫警告出現「這3症狀」就要小心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09月03日01:00 • 馮逸華

膝蓋疼痛退化,不一定整個膝關節都得換掉!藝人王彩樺分享,自己因演戲及演藝工作,需長時間站立、跑跳甚至「綜藝摔」,很多人跟她一樣害怕開刀,選擇拖延不治療。但醫師表示,若經評估只有局部磨損,並不需要全面置換,現已有微創「半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傷口小且恢復快,可讓患者擁有術前相當的自然行動力。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為15%,換算全台約有350萬人深受膝痛困擾,每年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人數已突破3萬例,且女性機率比男性高出3~4倍。膝關節退化常見原因包括老化、舊傷、肥胖、長期搬重物、運動傷害或姿勢不良等,皆會增加關節負擔,導致磨損退化。

小心!膝關節退化3警訊

衛福部雙和醫院關節重建科主任黃錦前表示,民眾若出現久坐起身痠痛無法馬上走路、膝蓋疼痛、發出喀喀聲等症狀,關節就可能已嚴重退化,應盡早接受復健、藥物甚至手術治療。但許多膝蓋疼痛患者到醫院評估,常誤以為膝關節要「整組換掉」,因而對手術產生害怕及疑慮,而遲遲不治療。

事實上,多數患者只是膝關節內側局部磨損,外側的軟組織、韌帶、半月板都還有保有良好功能,並不需要全面置換。黃錦前說明,現已有微創「半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只對受損部位進行治療,能保留約75%的健康組織,手術傷口較小、復原速度快,術後活動感覺也更貼近自然膝蓋,術後當天可馬上下床走路。

黃錦前指出,目前膝關節退化的治療方式,大致分為手術和非手術兩類:若症狀輕微,一般都先採取非手術治療,像是復健訓練,或是給予止痛藥物、注射PRP等保守的物理治療;但針對症狀嚴重的患者來說,這樣的方式治標不治本,恐讓關節磨損情形加速惡化。

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醫師張書豪表示,膝關節退化多半發生在內側,這是因為站立時,約6成力量是由膝蓋內側受力,因此半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核心概念,就是只針對受損的內側關節表面進行處理,等於「哪裡磨損就換哪裡」。

張書豪說明,除需移除內側半月板與軟骨外,其餘結構大多能夠保留,因破壞組織少,復原更快,也能保留更多原本的韌帶與軟骨,讓術後膝蓋活動感受更自然。下表比較半膝關節置換手術及全膝半膝關節置換手術的差異:

人工關節置換「半膝VS全膝」差在哪?

半人工膝關節置換術5類人適用

張書豪強調,半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只需要處理內側半月板以及關節軟骨,因此對於沒有處理的韌帶軟骨,就必須有較嚴格的要求,若是有發炎類關節炎,如痛風性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則不適用。

張書豪指出,經醫師評估年齡及關節狀況,下列對象可符合半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條件:

  • 前後十字韌帶功能完整
  • 外側半月版以及關節軟骨完好
  • 膝蓋內翻變形小於15度
  • 膝蓋伸不直的角度需小於15度
  • 膝蓋彎曲角度可達110度以上

藝人王彩樺分享,自己因長年拍戲與主持,常需一次站立3、4小時以上,又習慣穿著10多公分高跟鞋,甚至為效果還得「綜藝摔」,長期下來就怕膝蓋受傷,平時有特別重視膝蓋保養,透過拉筋、伸展及補充營養,來維持膝蓋的穩定與肌力,現在知道膝關節手術可以不用整組換掉,未來若需進行手術時,可望減少害怕心態。

王彩樺分享3招膝蓋保養訣竅

黃錦前及張書豪共同提醒,關節炎患者平時要避免經常蹲、跪或頻繁上下樓梯,可改用「坐著抬腿、站立踮腳」2招簡單動作來保養膝蓋,呼籲民眾有膝蓋問題,應盡早尋求專業醫師,找到合適的治療方式。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60歲女上班就咳嗽、胸悶!一照肺部「全是白色滿天星」 醫立即勸:換工作

姊妹淘
02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手機頸上身!20歲女大生頸椎退化如中老年人

TVBS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