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核三公投》吳亞昕質疑黃國昌 政治立場改變風險就能被接受?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民眾黨力推的「核三重啟公投」第4場發表會於今日舉行,由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對決女學生吳亞昕。反方代表吳亞昕質疑,當黃國昌今天選擇站在重啟核三的那一邊,難道是因為核廢料的風險變小了,還是因為政治立場的改變,風險就能夠被接受了?「我們這一代的人不會遺忘,也無法忽視核廢料對未來的影響。」
「核三重啟公投案」的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年滿18歲者皆具有投票權。
吳亞昕於第二輪發言時表示,這次的公投主文討論是否要重啟核三,但她認為其背後真正要問的問題是,對於台灣而言,什麼樣的能源路徑選擇,才是對自己的未來真正負起責任。40年前,台灣社會選擇了核能,當時人們普遍對核能充滿信心,但福島核災打破了這個神話,「我們親眼見證了核災是如何在自然災害和人為疏失的交錯之下爆發。」
吳亞昕也說,2024年總統大選時,各黨候選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能源配比政策,其中三黨提出的再生能源占比都在27%到30%之間。她強調:「如果我們都同意再生能源是台灣未來的方向,就更應該要去面對發展再生能源過程遇到的問題,而不是對它一再的污名化。」
吳亞昕認為,如果台灣社會對於使用核能還有分歧,就更應該回到科學和理性上去討論,「我們重啟一座建在地震帶上、已經除役的老舊電廠,到底是不是最好的選擇?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專業人力和安全措施去應對?台灣是否準備好在發生意外時,要付出的代價?」台灣需要的是一個可行、永續且負責任的方向。
吳亞昕強調,直到今天核廢料的問題仍舊無解,這不單單是技術問題,也不是政治口號可以解決的,「我們透過什麼樣的程序、如何處理核廢料,以及最終是由誰去承擔核廢料的風險,這些都關乎到社會的公平正義,關乎到我們有沒有真正的在乎、並考慮到台灣的每一個人。」
顯示全部
留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