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從老家到新居,打造我心中的理想生活
一、裝修的開始
一直以來我都是跟爸媽一起居住,原本是想整理老家,但爸媽意願不高。於是我萌生了自己買房,搬出來住的念頭。畢竟工作了這麼多年,我也希望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這也是我努力工作的最大動力。
二、尋找設計師
一開始平台推薦了幾家設計公司,但在聯繫過程中發現,有些需要等待三個月,有些則無法確定施工日期,於是,我重新在平台上尋找更合適的設計公司。因為我一直很喜歡綠色,也偏愛帶點冷調的設計風格,所以當我看到「松泰設計-8號」那張照片時,立刻被那座墨綠色的書櫃深深吸引。
聯繫後,松泰設計提供了兩個不同的方案,分別是「室內設計規劃」與「丈量提案」。一開始,丈量提案的費用讓我有些驚訝,因為和我在網路上看到的有落差。我直接詢問:「這和其他設計公司的丈量有什麼不一樣嗎?」經過解說後,我很快敲定了丈量時間,也在丈量當天決定將「丈量提案」改簽為「室內設計規劃合約」。
三、我的需求功能
因為我平常會在家工作,所以我需要有一個工作區。此外,雖然室內空間不大,但我希望有間獨立臥室,並與工作區分開。在收納方面,我需要有足夠的收納空間,也需規劃放置風扇及除濕機等收納區。
廚房部分,我希望可以製作簡單的料理,加上平日我也有自己手沖咖啡及泡茶的習慣,因此需要有完整的廚房功能,能烹煮,也要能收納我的廚房家電及我的茶具器皿。
風格上,我喜愛冷調性和清水模的自然感覺。就這空間而言,第一眼我是被四面大窗的開闊感所吸引,不過與設計師深入討論後才發現,我的牆面不夠多,所以我希望工作區旁的大窗安裝「百葉窗」,增加室內牆面感,也能提升空間的質感。
我很喜歡室內空間的高度,所以不想釘天花板,討論後設計師建議我入口處到客廳這區還是需要釘天花板,一方面是化解入口處的大橫梁,另一方面因為廚房電器新增設插座,而電器箱的位置又在大門旁,所以會需要天花板去配置新增的電源線。
▲原格局圖 /原格局全無隔間,只有一套廚具
▲平面配置圖
四、施工過程與完工照
施工過程很順利,依照設計師提供的「工程進度表」進行,起初我很擔心會碰到工程延期或師傅難約等問題,但幸運的是,一切都如期完成。後來跟設計師聊起才知道,原來早在簽訂設計約時,設計師就會提前與師傅約定進場時間,因此開工後便能按照計畫進行。
施工期間,設計師也帶我去挑選系統板材、瞭解功能與材質,也提供了家具名單讓我參考,過程中我們一起前往家具公司核對沙發顏色與窗飾的搭配。如先前所說,空間有四面大窗,格局規劃後,一窗位於臥室內,其餘三窗位於客廳與工作區,因此設計師說我的窗飾挑選很重要,會成為整個空間視覺的重要關鍵。
▲天花板只釘玄關入口處,其他部分的「大樑」,設計師採局部修飾。本來玄關處要設計屏風遮擋,但設計師說空間不夠,視覺上跟使用上會很擁擠,後來我在網路上找到很特別的「十八紙」風琴屏風,可自由摺疊彎曲,變化性很大。
▲旁邊的洞洞板打開,就是我的電氣箱。鞋櫃、沙發和茶几,都是從設計師提供的家具清單中挑選廠商訂製的。我很喜歡這鞋櫃,一點點的工業風加上清爽的配色,真的好可愛。
▲因為房間要放按摩椅,空間不夠,放不下衣櫃。剛好我是一個人居住,所以將衣櫃與外面的收納櫃結合在一起,用起來也很方便。
▲我的造型牆是用水泥板搭配造型水泥板組成的,兩種材質交錯,很有層次感。表面有另外上防水漆保護,所以顏色會比原本的水泥板深一點。
▲因為我家屋高夠高,所以天花板和牆面之間可以做點色彩斷層變化,視覺上讓空間感覺更加寬敞。還有我這茶几也很有趣,它還可以當椅凳,裡面是放梣木木條,木條沒有固定且下面有放軟墊,所以坐起來的觸感非常的特別。
▲因為我每個窗戶的需求都不一樣,所以工作區選了不同的窗飾,書桌的前方是調光簾,側邊是實木百葉窗,陽台為了方便進出挑選穿透簾。沒想到不同窗飾搭在同一個空間裡,反而有種層次感,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效果比我想像中的好。
五、可以再改善的地方
廚房部分我有更新廚具,但防濺牆則保留了原屋主使用的烤漆玻璃。搬進來後才發現,料理時油煙容易噴濺到沒有防護的牆面,而使用水槽時水花也常濺到一旁的冰箱,清潔起來有些麻煩。
設計師在了解我的困擾後,建議在水槽與冰箱之間加裝一片隔板。不過,隔板雖然實用,卻會影響整體的視覺通透感,而且清洗物品時可能會碰撞到隔板,使用上多少有些限制,因此我也還在評估當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