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連三年下滑 百思買推賣家平台效仿亞馬遜抽佣模式
據《CNBC》周二(19 日)的報導,因應銷售疲軟,美國電子零售商百思買(BBY-US)正式推出第三方賣家平台,效仿亞馬遜的商業模式,透過第三方賣家增加商品多樣性並抽取銷售佣金,以提振逐漸放緩的銷售表現。
消費者能在百思買網站和應用程式上將看到過去沒有的產品和品牌,包括更多科技相關配件如客製化遊戲控制器,以及季節裝飾品、運動收藏品等非科技商品。
百思買首席客戶、產品暨履行長 Jason Bonfig 表示,公司發現商品組合存在缺口,新平台將有助填補。例如,公司沒有販售某些舊款相機的電池或舊智慧型手機的保護殼,也沒有提供搭配百思買商品的用品,如大螢幕電視的家具或新廚房電器的烹飪用具。
業績低迷尋求突破
百思買市集平台的推出正值公司業務需要提振之際。隨著房市疲軟、消費者支出謹慎,以及新冠疫情期間科技產品購買激增後的設備汰換需求下降,該公司年度銷售額已連續三年下滑。
公司 5 月下修銷售預期,預估全年營收介於 411 億至 419 億美元,與最近財年的 415 億美元相近,但低於疫情前後幾年的表現。
關稅問題也為百思買帶來挑戰。Jefferies 零售分析師 Jonathan Matuszewski 指出,較高關稅增加了消費電子產品供應商的成本,並使他們無法專注於研發等其他優先事項,而這些正是產生創新產品的關鍵。他表示,當技術出現突破性進展時,百思買往往能從大賣場或線上競爭對手手中搶到銷售。
商業模式優勢與風險
AlixPartners 全球零售集團董事總經理 Justin MacFarlane 表示,第三方市集通常為零售商帶來更高獲利,因為賣家負責進貨、出貨並承擔庫存風險。
不過這種模式也有缺點。賣家服務標準可能不如零售商,破損包裝或延遲出貨都會惹惱客戶。另外,網站商品過多也可能讓消費者眼花撩亂。
「你會沉迷於成長,認為越多越好,直到發現並非如此,」他說。
Bonfig 表示,百思買市集推出時將有約 500 個賣家,經過篩選以確保服務品質,且必須配合百思買退貨政策。客戶可向賣家或百思買門市退貨。
更多鉅亨報導
•〈財報〉百思買下修全年財測 關稅與銷售疲軟成壓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