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再度減持蘋果股票 兩大看空訊號是什麼?
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近期持續減持蘋果(AAPL-US)引發市場關注。雖然表面上這是基於風險管控和投資組合調整的理性操作,但分析師認為,這與巴菲特「價值投資、長期持有」的哲學相矛盾,暗示蘋果當前的風險報酬比已非最佳選擇。
市場普遍認為,波克夏此次出售蘋果是投資組合再平衡動作,因為蘋果占持股比重過大。但分析師指出,波克夏除了 2500 億美元的公開市場持股外,還擁有保險、鐵路、公用事業等龐大非上市資產,光現金和美債就近 3500 億美元,若算上所有資產,蘋果占比其實不算過高。
與長期持股對比鮮明
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對其他重倉股的態度截然不同。目前第二大公開市場持股的美國運通(AXP-US),巴菲特從 1964 年開始參與,1991 年大規模買進後長期持有,從未減持。
第三大持股可口可樂(KO-US)也是如此。巴菲特自 1988 年開始大量買進,1994 年完成加碼至 4 億股後,36 年來從未減持,並多次強調這是「公司永恆的業務資產」。
相較之下,蘋果顯然出現了讓波克夏不安的因素。
政策不確定性成隱憂
分析師認為,首要因素是政策不確定性。巴菲特在 2024 年股東會承認,考量美國政府財政赤字龐大,未來稅率「很可能上升」,因此提前實現資本利得。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當選後,稅收增加的風險大幅降低,但蘋果面臨的政策風險並未減少。蘋果為換取川普對其產品進口關稅豁免,承諾在美國境內投資 6000 億美元,這將嚴重影響未來股東回報現金流。
估值過高成警訊
第二個重要因素是蘋果估值。波克夏在 2016-2018 年大舉建倉蘋果時,其本益比約 10-15 倍,對一家擁有強大品牌和穩定現金流的科技巨頭而言相當便宜。
但近年來,蘋果本益比已升至 35 倍。雖然公司依舊優秀,但股價已不再「便宜」。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市場數據顯示,蘋果在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占有率從 2016 年的 31.3% 成長至 2025 年第一季的 56-57% 高點,但第二季快速滑落至 49%,顯示市占率成長已達極限。
根據最新的持倉報告顯示,波克夏 2025 年第二季淨賣出美股約 30 億美元,賣出金額 69.2 億美元,買進 39 億美元,已連續第 11 季淨賣出股票。
更多鉅亨報導
•波克夏Q2持續減碼蘋果、美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