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跨域教育 培養未來時代人才(台北畫刊114年3月)
資訊科技為現下社會發展的重要主導力量,隨著AI(人工智慧)、物聯網(IoT)、大數據等技術快速發展,也促使各行各業加速數位轉型。台北市在教育方面也透過持續優化數位學習工具,養成學生運用科技的習慣,並培養其跨域整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思維,以因應未來職場需求。
學生透過「酷AI學習系統」,在AI協助下擬定個別化學習方式。
AI輔助教學 提升學生學習表現
台北市教育局局長湯志民表示,順應AI技術快速發展的浪潮,教育局於2023年10月推出「酷AI學習系統」,一方面透過AI引導學生探索學習、練習英語聽說能力,並根據學生學習行為推薦適性化教材,另一方面則為教師出題與批改作文提供協助,邁出AI輔助教學的重要一步。
湯志民提到,為分析實施成效,曾抽取台北市所屬國小5個六年級班級共138名學生,測試使用酷AI系統前後的數學學習成效變化。根據前後測試的對比,前測時學習表現待加強的學生在使用系統後,學習表現有顯著提升,使整體學生程度表現差距縮小,反映系統的AI個別化學習特性,能提供學生個人學習診斷與教學方針,有助縮短學生間的學習差距,落實教育平等。
隨著AI技術不斷進步,2024年11月酷AI系統也迎來功能新增與升級,例如導入「GPT-4o小幫手」,讓學生可以用英文與AI進行問答、拍照辨識解題,升級後的AI更會針對學生的問答進行統整,提供教師作為教學參考,學生則可隨時進行英語聽力測驗、寫作翻譯、文本閱讀及口說練習等,全方位提升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輔助出題則新增「AI生成對抗網路(GAN)」功能,教師可依據難易度、題型、課程目標及測驗目的等,要求AI出題,產出更符合需求的測驗題目;同時加入市、校、班不同層級的課程包,並搭配酷課App獎勵機制,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及鼓勵教師使用系統輔助教學。
STEAM教育讓幼兒透過手作體驗、玩遊戲等方式探索科學概念。
落實STEAM教育 涵蓋學齡前到全學層
STEAM是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及數學(Mathematics)的跨領域教育,注重生活應用與情境實踐,是全球熱門的教育趨勢,北市府也將STEAM及新科技發展列為2023至2026年重要教育政策。
2024年3月,台北市首創全學層、跨域STEAM教育推動專責單位「台北市STEAM及新科技發展辦公室」,邀請專家學者、產業界及教師一同編撰「台北市STEAM學習誌」,提供STEAM教育的活動架構與案例,並結合反思、未來學習建議跟延伸方向,為教師提供STEAM教學方式的設計參考。
今年預計以學習誌為基礎,著重新興科技與STEAM教育整合,銜接生活課堂及未來情境所需,辦理跨域教學研習及課程開發工作坊等活動,引導學校建立多樣化課程,並協助教師落實跨域教學。此外,規畫以競賽取代評量,讓學生透過專題發表方式展現學習成果,最終透過「STEAM學校認證」獎勵成效優良的學校,並針對能使用英語提出全球重大議題解決策略的學生,優先提供國際參訪機會,以推展STEAM教育。
為更早一步實現STEAM教育,2024年4月在台北市新生國小成立「幼兒STEAM創思中心」,讓學前幼兒藉由遊戲體驗引發興趣、樂於觀察、提問及應用科技工具,享受找到答案的樂趣。湯志民以2024年主題「和風一起玩」為例,即將不易理解的科學概念轉換為具體的遊戲和體驗,讓幼兒藉由動手實作與使用空氣炮、風力車等,發現原來風與空氣一直存在於身邊。
南港高工學生以能分類、辨識及計算商品價格的AI協作型手臂在「全國智慧製造應用競賽」奪得金獎,展現北市府技職教育注重產業與科技結合的成果。
產學合作 培養接軌產業人才
科技持續推動產業轉型,技職學子亦需時刻跟進產業科技的發展。台北市政府與國內的頂尖企業、科技大學完成大型合作案,共建置12所技術教學中心,針對如自動化技術、節能技術、電動車技術等特定技術合作,讓學生實際跟進產業現況,其中以近兩年成立的「台北市科技創新技術教學中心」及「智能照護技術教學中心」最值得關注。
台北市科技創新技術教學中心是全台第一座引進科技軟體資源,打造科技創新跨群科的技術教學中心,與業界知名軟體廠商鈊象電子、聖育科技、全科綜電共同簽署產官學合作備忘錄,提供動畫遊戲設計、資通訊系統整合、雲端運算應用等尖端科技相關軟體資源。
智能照護技術教學中心是台北市第一個高中職照顧服務單一級證照國家技檢場,與耆寓日間照顧中心及開南大學健康學院合作,讓學生學習最新的照護技術,包括雲端記錄長者健康資料提供醫師追蹤、以遠端監測技術隨時掌握長者身體狀況等,培養學生成為經營日照中心的醫事人才。
湯志民另指出,2024年6月教育局成立技職教育科,目標是培育企業與產業專業技術人才,並於同年12月及今年1月陸續辦理以半導體、虛實整合技術、無線通訊及電動車為主題的產業新手村見學團,讓國中師生到生產地體驗,未來也預計辦理更多不同產業類型的見學團。同時2025年將成立無人機教育中心,發展跨域創新課程,並與納智捷合作升級智慧電動車技術教學中心,培養新世代跨域人才。
在資訊科技蓬勃發展的當下,社會環境變動快速,兼具人文與科技素養的整合型人才需求隨之增加,北市府將持續透過AI應用、STEAM教育、產官學合作等形式,培養台北市的學生成為具備「主動探索、尊重多元、合作分享、終身學習」的未來人才。
產業新手村見學團帶領學生進入晶圓廠房體驗及實作。
【文・尹奇鋒 圖・台北市教育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