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逾放止升難掩壓力 雙貸族人數續攀高峰
國銀房貸風險警報未解。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今(2025)年6月底,國銀房貸逾期放款餘額降至86.3億元,終結連續10個月上升趨勢;但市場普遍認為,此一減幅恐與銀行半年報作帳所致,並未反映出實質違約壓力紓緩。同時,「雙貸族」人數續攀高峰,今年4月全台同時背負房貸與信貸者破39.8萬人,改寫歷史新高,顯示出購屋族資金壓力與系統性風險隱憂。
觀察國銀房貸概況,截至6月底,房貸逾放比連續3個月維持在0.08%,仍處於近4年高點,可見借款人還款負擔尚未緩解。整體房貸餘額則為11兆2,557億元,雖年增7.33%,但增幅連9個月走低,創18個月新低。房市交易量趨緩、民眾觀望氣氛濃厚,已成為壓抑房貸成長的主因。
金管會表示,逾放餘額下降與銀行轉銷呆帳有關,整體來看仍屬於相對穩定,但不可忽視近年房貸逾放上揚的3大因素,包括中小企業主受疫情與經濟波動影響、央行升息導致寬限期滿後月付壓力飆升,以及部分借款人償債能力惡化。
金管會進一步指出,國銀截至6月底房貸總餘額達11兆2,557億元,雖年增7.33%,但幅度已連續9個月下滑,並寫下18個月來最低紀錄,凸顯市場在央行緊縮政策與房市觀望氣氛影響下,整體交易量能走弱。
另一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全台「雙貸族」人數繼續衝高。根據聯徵中心統計,今年4月全台同時持有房貸與信貸者達39.8萬人,自2019年以來短短7年間暴增逾10萬人,成長幅度高達35.3%,且每人平均房貸與信貸金額分別達到619萬元、112.8萬元,雙雙刷新紀錄。
房仲業者提到,房價持續高漲,加上生活支出受通膨推升,不少民眾為補足頭期款或日常資金缺口,只能以信貸輔助購屋,形成房貸與信貸並行現象,但一旦市場翻轉、資金來源縮減,財務槓桿操作恐引爆風險。
房仲業者提醒,今年下半年面臨全球政經不確定性,以及央行信用管制措施持續發酵,市場波動性升高,民眾應避免以房增貸或透過信貸進行高槓桿投資,否則遇上利率升高或房市反轉,恐面臨無力償債的窘境。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