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打擊又被壓低售價 中國小工廠陷入困境
(中央社台北31日電)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衝擊導致中國廣東許多小工廠訂單減半,加上人力成本上升與生產過剩壓低售價等多重打擊,使製造商陷入困境,進一步加劇了中國輕工業出口逐漸式微的趨勢。
紐約時報中文網今日報導,在中國廣東擁有數百家工廠的街區,半數工廠漆黑一片、大門緊閉,隨處可見紅底告示張貼廠房待售或招租消息。自今春以來美中關稅戰升級,位於中國沿海,尤其是廣州的出口行業首當其衝。
目前,除了原有關稅外,中國對美出口貨物需支付30%或更高的關稅。而且,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稅待遇已被取消。使廣州數千家為SHEIN、Temu等電商巨頭供應廉價服飾的小型工廠訂單驟減。
一家服裝廠的工人胡可(音譯)說,今春以來訂單已減半,「做了十幾年了,今年肯定是不行的」。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4至6月中國對美出口年減23.9%,對發展中國家的出口一直在增長,有些是為了轉運到美國。
川普的關稅措施,進一步加劇了中國輕工業出口本已逐漸式微的趨勢。目前中國已轉向發展電動汽車、太陽能板等高附加值產業。
除了關稅打擊,工廠也面臨成本上漲的壓力,一方面是工人對薪水普遍預期提高。一家襯衫廠的老闆楊道勇(音)表示,有些年輕人即使不熟練工作內容,也會要求人民幣8000元(約新台幣3萬3000元)左右的薪水。然而熟練的縫紉工通常年齡較大且就業選擇較少,能接受月薪微降至1萬元。
另一方面是工人對工作環境要求的提升。一名服裝廠經理李傲然(音)說,他去年花了2萬元在工廠安裝3台大型空調,每月電費增加7000元,使總成本增加約5%。
與此同時,中國市場依然「很捲」,成品服裝價格下跌成為製造商的最大挑戰,生產過剩壓低了售價,襯衫廠的楊老闆已將每件襯衫的批發價從一年前的12元降至10元,然而成本持續上升迫使他只能薄利多銷。(編輯:廖文綺/楊昇儒)1140731
留言 0